云霞育儿网

遵义会议第二天,凯丰第一个发言,他冷笑道:“毛泽东懂个啥?他懂马列主义吗?!他上

遵义会议第二天,凯丰第一个发言,他冷笑道:“毛泽东懂个啥?他懂马列主义吗?!他上过伏龙芝军事学院吗?!他不过会翻翻《孙子兵法》,看看《水浒》《三国》,就靠这点东西,能指挥中国革命战争?!简直笑话!……”

遵义会议进入第二天,何凯丰率先站出来,为博古和李德辩护,质疑毛泽东的理论基础和军事训练,贬低从古籍中汲取的知识,认为不足以指导复杂斗争。他引用外国著作,试图说服众人。毛泽东保持平静,博古投感激目光,李德用傲慢眼神环视。李德掌权后,部队屡遭败退,湘江一仗数万战士倒下。朱德指出,虽然许多将领未出国深造,但战场结果证明一切。他建议毛泽东进入中央核心。彭德怀等人表示同意。何凯丰指责这是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破坏党内团结。 朱德明确表态,不会跟随错误方向,质问指挥方式已失阵地,牺牲无数生命,还能继续。聂荣臻回忆亲历损失,批判脱离实际军事方针。彭德怀描述阵地战惨败。刘伯承分析战术失误。李富春、杨尚昆、李卓然讲述一线经历,表达部队对换领导的迫切需求。陈云和刘少奇肯定毛泽东观点,支持纠正李德和博古的军事偏差。邓公记录每句对话。整个过程短促激烈,直击要害。

张闻天作反报告,系统批评博古李德错误路线,为会议否定左倾路线铺路。王稼祥批评博古李德,支持毛泽东参与指挥。周恩来承认自己责任,支持毛泽东。刘少奇等多数同志不同意博古总结报告,同意毛泽东主张。会议出席者包括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101、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列席的伍修权、李德。会议焦点在于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开始以来军事指挥错误,改组中央领导机关。 会议结束后,中央调整结构,增补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张闻天接替博古负责总体事务,取消旧三人团,新设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小组掌管军事。红军离开遵义,面对敌军围堵,毛泽东指挥一渡赤水,部队夜行山路,涉水前行。二渡时假北上实际折返,部队雾中急行避敌哨。三渡赤水雨夜突击,战士攀崖过河甩尾追。

四渡后巧渡金沙江,船摇晃渡激流,摆脱数十万敌军,入川滇边区。部队北上翻雪山,裹紧棉衣喘息爬坡,过草地泥沼吞脚踝,互相拉扯前行。六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内部分歧,张国焘坚持南下,毛泽东率主力北进,穿越腊子口天险,枪声回荡山谷,冲锋夺隘。十月到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建立根据地,推动抗日统一战线,部队扩充开展游击作战。 何凯丰会议后影响力减弱,继续党内宣传,1945年出席七大,当选中央委员,1955年在北京因病去世,四十九岁。博古转向统战工作,参与西安事变谈判,推动国共合作,1946年四月八日乘机从延安返回途中失事,三十九岁。李德离开中国,返回苏联,撰写回忆录,1974年八月十五日在东德逝世,七十四岁。朱德继续任总司令,指挥抗日和解放战役,1949年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6年七月六日逝世,九十岁。毛泽东领导党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1976年九月九日逝世,八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