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发起俄乌战争,是不是普京在本世纪下的最大的失误? 看看现在的状况,答案其实

发起俄乌战争,是不是普京在本世纪下的最大的失误?

看看现在的状况,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开战前的俄罗斯是什么样子?

手里握着全球最大的核武库,能源和粮食这两样硬通货说话有分量,欧洲国家在能源问题上得看俄罗斯脸色,北约东扩都得考虑一下,那时候谁不佩服俄罗斯?

普京本人也被视为强硬领袖,国内支持率一直很高,没人敢小觑俄罗斯的威慑力。

可现在呢?

打了三年多,还在反复拉锯,当初说的“特别军事行动”变成了持久战,俄罗斯的资源快被耗光了。

军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2023年的军费开支比之前翻了一倍还多,占GDP的比例接近4%,这笔钱要是用在民生上,老百姓的生活能好很多。

但现在,国内物价飞涨,卢布汇率一跌再跌,西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外资企业要么撤走,要么关门,经济想恢复一点都难。

更糟糕的是国际地位的下滑。

以前俄罗斯还能以“多极化世界推动者”自居,现在却成了不少国家眼中的“侵略者”,联合国大会上多次被点名批评,就连以前关系不错的国家也开始保持距离。

北约倒是趁机彻底团结起来,芬兰和瑞典打破了数十年的中立,东欧国家军费大幅增加,俄罗斯周边的军事压力比之前大了不止十倍。

有人说俄罗斯至少保住了乌东四州,但这点“成果”跟付出的代价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为了守住这些地方,俄罗斯几乎把能派的人都派上了前线,连监狱里的犯人都被拉去当炮灰,征兵搞得国内怨声载道。

武器库也快见底了,苏联时期的旧装备都被拉到前线,先进装备损失严重,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被击沉,航母修了好几年还没修好,海军实力倒退了不止十年。

最让人感叹的是俄罗斯的能源牌也快没用了。

以前欧洲一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现在降到了不到10%,德国宁愿花高价从美国买液化天然气,也不再和俄罗斯签长期合同。

俄罗斯只能低价卖给亚洲国家,赚的钱比以前少了很多,还得花大笔钱修新的管道。

普京可能没想到会打成这样,当初大概觉得乌克兰不堪一击,想速战速决,既能阻止北约东扩,又能巩固自己的权威。

但他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也高估了俄罗斯的实力,更没想到西方会这么快统一战线。

说这是个错误的决定,不是因为反对俄罗斯维护自身利益,而是这步棋下得太冲动,代价太沉重。

一个国家的强大,靠的不是战争,而是经济、科技和民生,俄罗斯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军事上,结果把自己拖进了泥潭。

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年轻人不想打仗,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国际上处处受限,这哪还有半点“大国”的样子?

再这么耗下去,别说恢复过去的辉煌,能不能稳住国内局势都是个问题。

如果普京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当初恐怕不会轻易按下开战的按钮。

这场战争,其实是把俄罗斯的未来当成了赌注,可惜现在看来,这赌注下得太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