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问题迅速升级,不仅互相驱逐了大使,还把外交关系降到了代办级,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接下来怎么推动问题解决?
中方可能需要起到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实际上,中方不仅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早在三十多年前,中方就参与过类似的调解工作。
冷战结束前的1990年到1993年,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与了柬埔寨内战的调解以及大选后的维和行动。
无论是洪森、西哈努克还是波尔布特的势力,中方都努力协调各方的关系。
当时由于柬埔寨内战频繁,边境地区涌入了大量难民,同时还有许多地雷的问题。
在推动柬埔寨和平的过程中,中方与泰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一起促成了最后的柬埔寨四方和解,包括大选的顺利进行。
因此,中方在处理中南半岛或印支地区的事务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之后,周边外交的地位明显提升,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和促进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泰柬之间的冲突。
从三十年前中国参与调解柬埔寨问题的角度来看,有三个经验现在可以参考:首先,就是利用东盟平台的重要作用,今年东盟的主席是马来西亚,可以加强与马来西亚的协作,共同推动泰柬的和解。
,积极开展穿梭外交。
这既包括中方高层频繁前往泰国和柬埔寨,进行调解和传递信息;也包括邀请泰柬的相关官员来北京进行三方会谈,主动打破僵局。
第三,尝试主动提出停火方案。
在当年的柬埔寨谈判中,联合国五常曾商议出最终方案。
中方也可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围绕停火、撤军等关键议题,为泰柬两国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实际上,泰国和柬埔寨都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中方有条件也有义务,在这次的冲突解决过程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这其实也是我们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
只有主动出击,在周边地区实现和平、发展与稳定,才能让我们的理念和被更多国家和人民所认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