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42军124师371团向越316高地发起进攻,结

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42军124师371团向越316高地发起进攻,结果我炮兵还没到位,对方阵地就被炸开了花,团长纳闷:这炮火到底是谁在打?

团长拿起望远镜一看,结果发现,原来是一名步兵战士打起了高射击炮,团长当即表示要为他记功。

团长口中的这名步兵战士叫李金斧,1956年生,福建晋江人,参军时19岁,加入的就是42军124师371团3连1班。

参军初期,他主要搞的基建工作,修路架桥,由于表现优秀,后被调入了步兵,但在步兵团起初遇到了不少困难。

李金斧长得人高马大,班长很看好他,结果一考核,他科科垫底,木马跳不过去,投弹只有30米,刺杀连枪都不会出,射击考核就更不用说了,连三点一线都搞不清。

对此,有人私下开他玩笑,叫什么金斧,明明就是一把钝斧。李金斧当然不服气,为了练好技能,他就加倍训练,别人练一小时,他就练两小时,三个月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李金斧不仅枪法练得很准,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机枪和火箭筒,一下成了全连的“全能小高手”。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李金斧随部队奔赴前线,因表现出色,被提升为副班长。

一天,42军124师371团3连接到命令,要他们组织进攻,夺回被越军占领的316高地。

连队攻向316高地时,忽然受到对方炮火的猛烈攻击,我军发起多次冲锋,都被对方的炮火压制,受到不小的伤亡,李金斧所在班的班长也受了重伤,由李金斧代理班长职务。

经过勘察,我军发现对方占据着一块无名高地,炮火正是从那个方向而出。这时李金斧主动请缨,要去拿下那块无名高地。

经连长同意,他带着全班队员向无名高地进发,不过他没有贸然强攻,而是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一组从正面进攻,只引对方的注意力,但也不做强攻,目的在于牵制对方,另两个小组从左右两侧包抄,悄悄靠近无名高地。

中间组的战士们抗住了敌人的炮火,成功牵制住敌人的注意力,另两个组也很给力,成功靠近敌阵地后,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将其全歼。

李金斧和他的队员们成功拿下了无名高地,仔细一看,不禁吓了一跳,这块无名高地上竟然有4门高射炮、6门火箭筒炮,还有一千多发的炮弹。

一名小战士看着眼前的战利品,笑着对李说:“班长,这下我们可发财了。”

李嘱咐道:“我们先收好,战后要上交的。”

同时他叫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敌人随时都会冲上来。果然,没多久,就有越军冲了上来,被李等人击退后,李金斧仍不敢放松,继续叫战士们随时战斗。

又过了一会儿,来了更多的敌人,看来他们拿不下这块高地是不会罢休的,既然来了,李金斧也不能让他们白来,他打算用敌人自己的高射炮来对付越军自己。

但这时一名战士却有些担心,说:“班长,这可不行啊,我们没学过高射炮,万一伤到我们自己怎么办?”

但当时的形势是,他们的子弹也快打没了,如果不使用高射炮,可能被消灭的就是自己,所以,李金斧此举也是背水一战。

不过,对此他是有些把握的,因为他学习过使用火箭筒,认为两者使用原理差不多,于是便冒险一试。

敌人越来越近,李金斧来不及多想,自己装好炮弹,调整角度后,就打了出来,结果打太近了,他又把炮口调高些,又装了一发炮弹,打了出去,谁知又打远了。

经过几次调试,李金斧逐渐掌握了高射炮的使用技巧,终于达到了一发而中,击退了越军,之后他把炮口对准316高地,一口气打出20多发炮弹,基本上都正中目标,316高地的越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正在组织进攻的团长看到此景,心里纳闷起来:“我们的大炮还没有上来,是谁在向敌人打炮?”

他拿起望远镜一看,才知原来是李金斧在开炮,他不禁赞叹道:“可以啊,步兵打起了高射炮,这个战士了不起,回去一定要给他记上一功。”

在李金斧的助攻下,我军顺利夺回了316高地。

但李金斧也因此受了伤,左腿被炸伤,一块弹片嵌进了他的后脑勺,当被发现时,他的后脑勺血流不止,但他仍不愿下阵地,最后被强行抬下去救治。

战后,团长将李金斧的表现上报,他因表现英勇,最终荣立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