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决胜局第 7 个球落地时,我盯着龚翔宇扶膝盖的背影,突然攥紧了拳头 决胜局那个球

决胜局第 7 个球落地时,我盯着龚翔宇扶膝盖的背影,突然攥紧了拳头 决胜局那个球砸在地板上的闷响,混着场边观众 "换个人" 的喊声,像块石头砸在球迷心上。龚翔宇扶着膝盖喘气的样子,后颈的汗顺着球衣往下淌,让人猛地想起技术统计单上那个扎眼的数字 —— 这已经是她在 2 号位第 4 次被拦了,球网对面的波兰副攻,仿佛早就摸透了她的扣球路线。 开局 3:0 的领先脆得像层薄冰。当龚翔宇连续两个扣球被拦在网前,波兰队突然变了节奏 —— 发球像带了旋的炮弹似的砸过来,中国队的一传瞬间乱了套,到位率从 68% 直挺挺跌到 35%。更让人急得拍大腿的是,替补席上的接应二传攥着毛巾站起来三次,膝盖都快伸直了,赵勇指导的手却摆了三次 "坐下",那手势硬得像块铁板。 排球评论员张指导在解说里敲着桌子:"小宇全面是真的,但调整攻从来不是她的强项啊!" 技术台跳出来的数字更扎心:决胜局她的扣球成功率只有 29%,比前四局平均水平掉了快 20 个百分点。可再看替补接应 —— 这届赛事全队接应位置的替补加起来,出场时间凑不够 12 分钟,还没主力一局的跑动距离长。 转头看看隔壁意大利队的接应配置,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各司其职"。主力埃格努一扣能砸穿防线,替补奥罗上来就能把乱球串得稳稳的,关键分教练大手一挥就换着用,跟玩拼图似的严丝合缝。我们呢?联赛里能稳定输出的接应屈指可数,国家队集训名单上,接应位置常年就 3 个人打转,想换个人都得先看名单够不够数。 当一个球员在决胜局里,既要冲上去扣球,又得扑下来救球,还得猫着腰接一传,失误就成了躲不开的坎。赵勇指导赛后说 "全队没打出特点",可观众盯着屏幕急啊:培养个能替小宇分担点压力的替补接应,到底难在哪儿?是联赛里给的机会太少,还是集训时练得不够透?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14
2025-07-25 22:07
赶快回家吧!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9
2025-07-26 03:12
是球员个人能力水平有限
用户10xxx94
用户10xxx94 8
2025-07-26 11:10
小编不要在说扎人心的话,要同情各个球员,而不是在调破里奸,好像别人不知道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