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佛山市、北京陆续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大家关注。最新通报显示,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截至7月23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2例。短短两天,确诊病例增加近1000例。
基孔肯雅热到底是怎样的病毒,我们该如何防控?
主要通过蚊咬传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同样通过伊蚊传播的登革热,大家相对熟悉,基孔肯雅热的发病症状和它非常相似,主要都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经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传播规模都较小,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本地传播。
▲央视记者近日探访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
出现莫名关节痛要警惕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感染科主任翁卫东介绍,基孔肯雅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症状就是关节痛,这个关节痛会痛得异乎寻常,尤其是小关节,手的关节、腕关节,还有脚上的踝关节、趾关节。
如果说发烧得很厉害、又出现了关节痛、而且没有别的感冒症状,建议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
基孔肯雅热并没有特效药,国内暂时也没有疫苗,出现感染后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于老人、小孩、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要防范基础疾病的加重或并发症等的发生。
目前根据通报,广东佛山市在院治疗的都是轻症患者,没有重症病例。所以,最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建议非必要不前往相关地区,去的话做好防护措施。
几点防护小建议
当下杭州还没有基孔肯雅热病例出现,但很多市民也比较担心。因此,翁卫东主任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蚊工作——
1.最近出门,长袖长裤要穿好,做好物理措施;
2.选对驱蚊工具,避蚊药水要选含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等活性驱蚊成分的,日常可以佩戴驱蚊香包,或把香包挂在车上、工位、家门口等;
3.草木繁盛的地方、有水的地方蚊子较多,尽量避免去;
4.家里可配上蚊帐、纱窗、纱门等;
5.伊蚊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0.5%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
6.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7.暑期出门旅行,记得查阅目的国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发生爆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科学合理规划出行。
另外,蚊子叮了传染病人之后,病毒会在蚊虫体内扩增繁殖,可能造成再次传播。市民游客在相关地区旅居后回来,即便没有出现相关症状,在14天之内也要留心不要被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