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告别了最后一位“天命人”,自此,这场为期108天的“铸炼之旅”在这个盛夏圆满落幕。
4月9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自4月10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黑神铸炼”艺术展是中国艺术界首次举办游戏主题的高水平展览,展出包含游戏场景原画、角色原画、采风、模型、雕像等900多件展品,从直面天命的恢宏意境,到人、神、妖、魔的细腻塑造,游戏制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皆可得见。展览期间,线下观展逾45万人次,开展了1000余场导览和公教活动,全网话题阅读量超6亿,成为了杭城现象级文化事件。
此间艺境暂别,西游征程履远。7月25日,《黑神话:悟空》艺术展闭幕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在“留言板互动”环节中,亲临现场的观众在“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的主视觉背景板上执笔留下感言卡片,无论是关于这部史诗级游戏的震撼体验,或是对“黑神铸炼”艺术展的所思所感,都将在时空中凝铸为《黑神话:悟空》的天命箴言。
“闭幕演出”环节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音乐盛宴,由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金久湝师生演绎《不由己》《未竟》《我也去当个天命人玩玩》三首游戏中章节动画的原创主题音乐,用美声、原生态、流行演唱等多元声乐形式,结合人声和乐曲诠释游戏中“天命人”的冒险之路,演绎视听与情感交织的震撼效果。
为了谱写展览的完整尾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展览的最后一天增设夜场。在“闭幕直播”环节中,展览策展团队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副院长宣学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夏商周、动画与游戏学院互动媒体与游戏系主任童元园老师对“黑神铸炼”艺术展进行全面讲解与回顾,同时进行全程直播,使观众能够在线上线下全方位见证展览的终幕。
直播|“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闭幕导览
这场游戏的出圈与展览的火爆,背后蕴藏的是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而游戏《黑神话:悟空》与中国美术学院的不解之缘是这场展览跻身“现象级”的重要内因。《黑神话:悟空》游戏鲜明的中华文化基因与独特辨识度,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符号之一,向世界生动塑造了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新形象。这不是孤立的成功,而是中国文化长久积累、审美更新与表达能力提升的集中体现。一位意大利资深博物馆馆长在观展后所言:“展览呈现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和当代科技力量的完美融合创新”。
《黑神话:悟空》诞生于传统文化与数字文明交汇的历史节点上,其成功不仅是一部游戏的破茧成蝶,更是一场关乎文化主体性的时代宣言——真正的传承,不是把传统作为标本,而是以当代创造力重新激活文明的基因。
摄影记者陈中秋
终幕非终点,未完的征途等待着每一位天命人的续写。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所说:“《黑神话:悟空》与其说是一场游戏的胜利,不如说是一种青年文化创造活力的集体展示。数字时代的东方美学觉醒,不是一次潮流,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回归。这场回归,不是走回过去,而是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