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西北军有多少兵力? “西北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集团,但其兵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导人麾下变化很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 通常所说的“西北军”主要指以下几个阶段和部分: 1,冯玉

西北军有多少兵力?

“西北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集团,但其兵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导人麾下变化很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

通常所说的“西北军”主要指以下几个阶段和部分:

1,冯玉祥的西北军(鼎盛时期): 时间: 约在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至1930年中原大战前。 兵力:这是“西北军”最强大、最核心的时期。

在1926年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时,兵力约5-6万人。 北伐过程中迅速扩张,到1928年北伐基本结束时,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即西北军主力)名义上达到约30万人左右。

这是西北军兵力的巅峰。 构成:包括冯玉祥的嫡系部队(如韩复榘、石友三、孙良诚、宋哲元、张自忠、吉鸿昌、冯治安、刘汝明等部),以及收编的北洋军阀残部、地方武装等。

要注意的是,这个“30万”包含大量收编和新募的部队,装备、训练和忠诚度参差不齐,实际战斗力核心可能少于这个数。

2,中原大战后(1930年之后): 时间: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军被蒋介石击败后。 结局与分裂:西北军集团土崩瓦解,主要将领纷纷投蒋或被收编,部队被蒋介石分化瓦解、收编或遣散。

残存力量:宋哲元部退入山西,后被张学良收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不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这是西北军残部中保存最完整、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初期约1万余人,后发展到数万人(长城抗战、七七事变时的主力)。

孙连仲部:部分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为第二十六路军。 吉鸿昌、方振武等部: 曾短暂坚持反蒋,但很快失败或被瓦解。

韩复榘、石友三等:早已叛冯投蒋,中原大战时站在蒋一边,战后分别掌控山东、河北部分地盘,拥有数万兵力,但已不属冯玉祥的西北军系统。

此时兵力:不再存在一个统一的“西北军”,残存各部兵力从一万到数万不等,且分散独立。

3,杨虎城部(通常也被称为西北军): 背景:杨虎城并非冯玉祥嫡系,他原属陕西地方武装(靖国军),曾与冯玉祥合作或对抗。

因其长期在西北(陕西)活动和发展,其部队也常被泛称为“西北军”的一部分。

兵力:杨虎城部在1930年中原大战后入主陕西,成为地方实力派。其主力为第十七路军。

鼎盛时期:(1936年西安事变前),兵力约有6万人左右。

关键事件:杨虎城与张学良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1936年)。 结局: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国,第十七路军被蒋介石分化瓦解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