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8年吴化文阵前起义,部队改编后被委任军长。两年后吴化文提出转业到地方,毛主

1948年吴化文阵前起义,部队改编后被委任军长。两年后吴化文提出转业到地方,毛主席闻讯召见:你是受什么委屈了吗?

1948年,济南城外炮声震天,解放军步步紧逼,国民党军摇摇欲坠。就在这生死关头,守将吴化文却突然掉转枪口,率部起义,彻底扭转战局!这不仅让济南一夜易手,还成了解放战争的一大转折。可谁能想到,起义后他被委以军长重任,风光无限,却在两年后主动请辞,转业地方。 吴化文,1904年出生在山东莱州一个普通人家。那年月,军阀混战,日子不好过。他16岁就投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从大头兵干起。凭着胆大心细,他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1925年,他考进北京陆军大学,学了点真本事,1927年毕业后回西北军当军官。1930年中原大战,他跟着韩复榘打仗,后来韩投靠蒋介石,他也顺势进了国民革命军。 1934年,他当上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驻守济南。抗战爆发后,他在韩复榘手下混,直到1938年韩因抗战不力被蒋介石枪毙,他的手枪旅改编成第二十八旅,他继续当头儿。 1939年,部队扩成新编第四师,他当师长,还兼了个山东省政府委员的头衔。1943年,他投了汪精卫伪政权,当上第三方面军司令,干了不少糊涂事。1945年日本投降,他又回国民党,混到第五路军总司令,1948年指挥第九十六军,守济南。这家伙的经历,真是翻云覆雨,走到哪儿都有一席之地。

1948年9月,解放战争打得热火朝天,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集结14万人马,直扑济南。国民党这边,王耀武坐镇指挥,吴化文守西线,兵力不算少。可解放军攻势太猛,外围阵地接连失守,济南城岌岌可危。吴化文心里清楚,守是守不住了。 关键时刻,他的妻弟林世昌站了出来。这位共产主义者劝他:“老吴,国民党大势已去,起义是条活路!”吴化文犹豫过,毕竟他在国民党混了这么多年,蒋介石还亲自接见过他。可战场上,解放军炮火轰得他没脾气。9月18日夜,西线一个营被打得全军覆没,他终于坐不住了,派人联系解放军,承诺24小时内起义。 9月19日夜,他召集军官开会,宣布起义计划。好在没人跳出来反对。当晚,他下令撤离阵地,两万多人跟着他投了过去。解放军趁机占领济南机场,国民党空援彻底断了。没几天,王耀武被俘,济南全城解放。吴化文这一手,直接把国民党防线捅了个大窟窿,功劳不小。 起义后,吴化文的部队被改编成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他当上军长。这对他来说,是个大转变。从国民党高官到解放军将领,他得适应新环境。好在解放军对他挺信任,他也豁出去了,带着部队南征北战。 1949年淮海战役,他带着第三十五军打得有声有色。渡江战役中,他的部队冲进南京,红旗插上总统府,那一刻,他也算扬眉吐气。吴化文不是那种光会投机的人,他在解放军里干得还挺卖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过,他毕竟不是根正苗红的革命者,身上还带着点旧军人的习气,融入新队伍总有点别扭。

1950年,军队整编,吴化文却突然提出转业到地方。这事儿挺让人意外,毕竟他刚当上军长没多久,事业正红火,为啥要走?有人猜他受了排挤,有人说他不适应解放军的作风。可真相没那么复杂,他自己说是身体吃不消了。 吴化文打仗多年,身体早就透支。加上他50岁了,带兵打仗的日子让他觉得力不从心。他跟组织说:“我想去地方干点实事,为老百姓做点贡献。”这话听着朴实,但也挺有分量。组织考虑再三,同意了他的请求。 毛主席听说后,觉得这人不简单,亲自召见他。见面时,主席问:“你是受什么委屈了吗?”这话听着亲切,像长辈关心晚辈。吴化文赶紧解释:“没委屈,就是身体扛不住了。”主席听完点点头,支持他转业,还夸他坦诚。 转业后,吴化文去了浙江,当上交通厅厅长,还兼了省政协副主席。他没闲着,忙着修路、建桥,浙江好多公路都是那时候拓宽的。他干得挺接地气,老百姓也念他的好。政协工作上,他也常提建议,挺有想法。 1962年,他因病在杭州去世,58岁。周恩来、陈毅这些大人物都送了花圈,可见他在新中国还是有分量的。吴化文晚年没啥波澜,但也算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