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洪森得罪了他信家族,还不如说洪森得罪了大国。否则按照大国与泰国的关系,不可能不协调,他信家族不可能不给大国面子,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洪玛奈的西点烙印深刻影响着柬埔寨的军事基因。1999 年,他成为柬埔寨首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军官,这段经历为其日后掌权埋下伏笔。 在西点军校期间,他接触的军事理论和校友网络,潜移默化塑造了其战略思维。2011 年泰柬边境冲突中,洪玛奈主导的谈判虽表面维护了柬埔寨主权,却在后续合作中引入美国军事顾问,为美军 “吴哥哨兵” 联合军演常态化铺平道路。这种军事合作的深化,让柬埔寨军队逐渐形成 “美式装备 + 中式基建” 的混合模式。 云壤海军基地的升级改造,暴露出柬埔寨在中美之间的微妙平衡。中国斥资数亿美元将其打造成现代化港口,却在 2025 年允许外国军舰自由访问。 这种矛盾操作背后,是洪森家族的双重算计:既依赖中国的基建支持,又试图通过向美国开放军事设施换取战略缓冲。更值得玩味的是,基地内设立的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表面上是多国合作平台,实则成为美国电子战船只监控南海的前哨站。 泰柬边境冲突的爆发,彻底撕开了大国博弈的遮羞布。2025 年 7 月,谷歌地图突然将柏威夏寺划归泰国,IP 地址直指美国中情局总部所在地。 这种技术煽动迅速点燃两国民族主义情绪,为美国向泰国出售 4.2 亿美元精确制导炸弹创造了舆论条件。 更吊诡的是,柬埔寨火箭弹使用的北斗制导芯片,与泰国 F-16 战机的 GPS 系统形成技术对抗,这场代理人战争的背后,是中美在东南亚的科技角力。 洪森家族深谙 “危机转移” 的政治艺术。洪玛奈接班后支持率低迷,强推《兵役法》引发青年抗议,却借边境冲突将军费占比提升至 7.39 亿美元,成功将民众注意力从经济困境转移到 “主权捍卫” 上。 更精妙的是,洪森亲自导演 “电话门” 事件,诱使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说出 “泰国军方是疯子” 的私密录音,导致其被宪法法院停职,既除掉主张对话的对手,又煽动柬民众反泰情绪。这种政治操弄,与特朗普借以色列威胁伊朗的手法如出一辙。 美国在这场乱局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通过对泰军售和技术支持激化矛盾;另一方面,以 “防务合作” 名义向柬埔寨提供反炮兵雷达,故意激化泰方敌意。 更关键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威胁柬埔寨 “若不断绝与中国军工合作,将制裁柬纺织品出口”,试图逼迫洪玛奈在中美间选边站。这种 “胡萝卜加大棒” 的策略,与当年在南海拉拢菲律宾的手段如出一辙。 这场危机的真正输家是东南亚的和平前景。中泰铁路二期工程被迫停工,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项目遭炮火威胁,中国交建集团紧急撤离工程师。 更严峻的是,美国正复制 “乌克兰模式”,用泰柬冲突测试中国对东盟影响力:如果调停失败,中国在湄公河流域的话语权将严重受损。而洪森家族在这场博弈中,看似左右逢源,实则已沦为大国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07 年法国殖民者用铅笔划定的边界,百年后因稀土资源引发血战;2025 年美国军火商交付的 F-16 密钥,同样不会在意导弹是否瞄准上学孩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