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因为 meta glasses 的火爆,以及国内小米的跟进,眼镜这个品类,也会慢

因为 meta glasses 的火爆,以及国内小米的跟进,眼镜这个品类,也会慢慢变成科技媒体会跟进的品类。

但是,因为眼镜这个形态太新了,所以其实很多东西被混为一谈了。

从 apple vision pro 那个失败的东西,到 the big screen 这种小众品牌的成功,到多年来苦苦挣扎的光波导和 pancake 显示眼镜,到 meta 这种摄像眼镜,到华为做了多年的纯音频眼镜。。。

我在这里给一个最最最最简单的大概的纬度,帮助大家理解所有这些品类。

首先,你们最熟悉的品类是

0 镜框

1 耳机

2 摄像机

3 显示器

4 电脑

这五项我相信不用解释,大家都懂。那么所有眼镜产品,无非是这五项的排列组合。

apple vision pro = 1 + 2 + 3 + 4 。她没有 0 ,因为他就不是一个正经的眼镜框。

the big screen ,光波导眼镜和 pancake 眼镜 = 1 + 3 ,他们内部的区别是 3 的显示质量有高低。也不是一个正经的眼镜框,配镜很麻烦。

meta glasses 和 小米 = 0 + 1 + 2 。当然 4 不是没有, ar1 其实算力比较强大,但是实际上没有用上那么多。所以从纯硬件而言,你说是 0 + 1 + 2 + 4 也行。但是这个 4 其实即没用上,性能也比 avp 差的远。

华为音频眼镜 = 0 + 1 ,比较纯粹。

所以基本上市面上所有的眼镜产品,你都可以用这 5 个你最熟悉的基本功能理解。他们无非是以经验证的消费者需求的 allinone 和小型化而已。

目前有这么几个明显趋势:

1

allinone 越多,可用性越差,市场表现越差。典型的例子就是 avp 。

2

allinone 越少,但是单项成绩越高,那么至少可以活下来,典型例子就是 the big screen 的第二代产品。

3

而目前经过市场销量的验证,最重要的其实是,0,1,2 。具体怎么证明的我不解释了,感兴趣的自己根据这个思路,查查相关产品的销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