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

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罪的,问他:你是谁?他虚弱的挤出三个字:“帅士高”。

我的天!就这三个字,直接把电报干到中央军委去了!为啥反应这么大?不为别的,就因为一个埋藏了整整十七年的大谜团终于圆上了——大渡河那场拼死拼活的奇迹,最后一个英雄,找着了!

这事儿得倒回去讲。1935年5月,红军长征走到大渡河边安顺场,那个急啊!眼前河水又深又急,哗哗地冲,对岸国民党兵趴好了等着呢,枪口都指着这边。红军必须趁敌人大部队还没赶到,赶紧冲过去,不然就全得“包饺子”,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军队就是在这儿被全灭的!

那会儿的安顺场,河水裹着泥沙翻涌,像条暴怒的黄龙。

帅士高就是当年撑船送红军过河的17个船工里的一个。他从小在大渡河边长大,3岁就跟着爹学撑船,17岁时水性已经能在浪里翻三个跟头。红军找到他时,他正被国民党兵逼着给他们运弹药,一听是要送红军过河,当即就答应了——他早恨透了国民党兵抢粮抢船的德性,红军说“过了河是去打穷人的敌人”,这话他信。

渡河那天,他光着膀子站在船头,手里的篙子抡得像风车。船刚到河中间,对岸的机枪就扫过来了,子弹“嗖嗖”地擦着船帮飞,另一个船工被打中肩膀,血顺着胳膊流进河里。帅士高没敢回头,只是吼着“把稳了”,篙子插进河底猛地一撑,船像箭似的往前窜。等把第一批红军送过去,他的后背被浪花打湿,混着汗水往下淌,可他顾不上擦,又掉头往回划——来回17趟,直到最后一批红军上了岸,他才瘫在船头,手里的篙子都攥出了血印。

红军走的时候,想给他留块银元当酬劳,他摆摆手:“你们能打胜仗,比啥都强。” 可这事儿很快被国民党兵知道了,他们放火烧了他的船,还到处抓他。帅士高没办法,只能往大凉山深处跑,没成想被奴隶主抓了去,成了干活的奴隶。奴隶主看他是汉人,又是个会撑船的“好手”,就把他派去凿石头,白天被鞭子抽,晚上睡在牛棚里,饭都吃不饱。后来眼睛被火把熏得发炎,奴隶主也不给治,就这么烂了十七年,直到解放军来解救,他连人说话的声音都快听不清了。

战士们把他抬回营地时,他身上还穿着破烂的麻布片,胳膊上全是旧伤。军医给他治眼睛时,他总问“红军是不是打回来了”,得知新中国已经成立,他枯瘦的手抓住军医的胳膊,眼泪顺着眼角的溃烂处往下流:“我就知道,你们肯定能成。” 后来中央派人来看他,带了新衣服和药品,问他想要啥,他说“能再去大渡河边看看就行”。

1953年,帅士高的眼睛虽然没能完全复明,但能模糊看见东西了。有人陪他回到安顺场,大渡河边已经修起了新桥,他摸着桥栏杆,脚底下就是当年撑船的水域,突然笑了:“当年要是有这桥,咱就不用拼命了。” 可他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他这样拼命的人,才有了后来的新桥,才有了不用再躲躲藏藏的日子。

总有人说“英雄得惊天动地”,可帅士高就是个普通船工。他撑船不是为了当英雄,就是觉得红军该帮、穷人该救。被奴役十七年,他没喊过苦,因为心里揣着个盼头;重见天日时,他没要过啥,只惦记着当年的河。这种藏在普通人骨头里的勇气,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有力量。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