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突降大暴雨!
万万没想到,故宫“火”了!!!
并非新展揭幕,亦非明星造访,而是太和殿前1142个石雕龙头,在雨中重现“千龙吐水”的奇观盛景!
说实话,我看到这则信息时,还真愣了一下:这水排得也太利索了!三层高的汉白玉台基,雨水顺着龙口喷涌而出,下方金水河水位肉眼可见地上涨,可台面本身呢?不过片刻,积水便荡然无存。
您再细品:这可是六百年前设计建造的排水系统!没钢筋水泥,没电动泵站,全凭精妙的坡度设计与台基内外纵横相连的暗沟暗渠,雨水自寻去处,绝不滞留。
最令人叹服的,是这套“老古董”从明朝用到今,六百余载,构件依旧是原装,鲜少大修。即便是2012年那场震惊京城的“7·21”特大暴雨,许多城区积水成灾,故宫却依然岿然不动,凭借的正是这套古老的智慧排水系统。反观当下,排水管道粗了,材料先进了,可一场急雨,家门口的道路便可能化为“小河”,行人鞋袜尽湿。
如今看来,倒不是今人技术不及古人,而是老祖宗那时,真真切切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哪里高起,哪里低就,水流向何方,龙口开多大,暗渠如何走,皆是精心测算,胸有成竹。
看着视频中龙头激涌的水流,心中不禁百感交集。故宫之美,固然在于那金瓦红墙的皇家气派,更在于这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高效实用的“生活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硬核”之美!
它启示我们,真正优秀的设计与工程,既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亦能抵御自然的挑战。
雨仍在淅沥,祈愿京城人民平安顺遂[祈祷][祈祷][祈祷]
更愿我们今日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能从前人这份“务实”与“远见”中,汲取更多智慧与启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