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百团大战,日军碉堡久攻不下,772团易良品团长冲着伪军大喊:“都是中国人过来吧,一起打日军。”伪军一听,急了:“不能说,日军在跟前呢?” 这时候,有个战士随口嘟囔了一句:“要是有门大炮,咱们早就搞定了。”这话一下子点醒了易团长。 易良品猛地攥紧了拳头,额角的青筋跳了跳。他打了十几年仗,从鄂豫皖的游击战到如今的华北抗日,哪回不是靠着手里的老套筒、土造手榴弹跟敌人拼?真要是等大炮,恐怕早没这支队伍了。他转头瞪了那战士一眼,却没发火——战士说的是实话,眼前这碉堡修得刁钻,钢筋混凝土浇的外壳,机枪眼跟蜂窝似的,772团冲了三次,伤亡不小,愣是没靠近半步。 他蹲在土坡后,摸出旱烟袋却没点燃——怕火光暴露位置。目光扫过碉堡周围,心里盘算开了:日军把碉堡建在山坳突出部,左边是断崖,右边是开阔地,看似无懈可击,可刚才伪军那慌里慌张的样子,倒是个破绽。那些伪军,军装破烂得跟叫花子似的,枪托都磨掉了漆,刚才回话时声音发颤,明显是怕日军听见,哪有半分死心塌地的样子? “通信员,去把三营长叫来。”易良品低声吩咐。三营是团里的突击营,营长是个从红军时期就跟着他的老兵,最擅长玩“土办法”。没一会儿,三营长猫着腰跑过来,裤腿还沾着泥:“团长,您吩咐。”易良品指着碉堡底部:“看见没?那地方有块凹陷,机枪打不到。让你们营挑十个精壮的,带足炸药包,从断崖那边绕过去,晚上摸过去炸它个狗日的。” 三营长皱起眉:“断崖太陡,白天都难走,黑灯瞎火的……”“难走才好,日军想不到。”易良品打断他,又指了指伪军的方向,“再让宣传队的同志多喊喊话,就说伪军弟兄们,只要放下枪,咱八路军既往不咎,家里有老小的,还能发路费回家。日军能罩你们一时,能罩你们一世?” 他心里清楚,硬拼是下策。772团虽然是主力团,可经过连日作战,弹药早就告急,步枪平均每支只剩五发子弹,迫击炮更是只有三发炮弹。刚才战士说要大炮,他何尝不想?可眼下,能指望的只有人的本事。伪军那边,只要能让他们松动哪怕一丝,就能给突击营争取时间。 果然,宣传队的喊话起了作用。碉堡里的日军开始打骂伪军,隐约能听见伪军的辩解声。易良品知道,这是日军心虚了,他们也怕伪军倒戈。天擦黑时,三营长带着突击队员出发了,每人腰里缠着白布做记号,手里攥着工兵铲——遇到松土就挖,遇到石头就抠。易良品站在指挥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断崖方向,手心全是汗。 后半夜,一声闷响划破夜空,碉堡顶直接塌了一半。紧接着,机枪声、喊杀声混在一起。易良品一挥手:“冲!”战士们跟潮水似的扑上去,那些伪军果然没怎么抵抗,有的举着枪蹲在地上,有的干脆往山下跑。打扫战场时,一个被俘的伪军哭着说:“团长,俺早就想投过来了,就是没胆子……” 易良品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他知道,这场胜利,靠的不是大炮,是中国人心里那点没被磨灭的良心,是战士们敢拼命的狠劲,更是看透了敌人软肋的脑子。想想那些在装备上占尽优势却节节败退的日军,再看看手里握着劣质武器却越打越勇的队伍,他忽然明白,决定战争走向的,从来都不只是枪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