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道不虚伪?”一非洲留学生在节目曾逼问,中国太虚伪,就帮我们国家建了座议会厅,就要拿走我们锂矿所有权,谁料高教授用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高志凯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先讲述了津巴布韦的过去。他说,在西方殖民统治时期,津巴布韦的资源被掠夺,人民生活困苦。直到中国开始在津巴布韦投资,情况才发生变化。 中国为津巴布韦修筑公路、机场、港口、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并且提供20亿美元无息贷款。这些项目使津巴布韦摆脱了无水、无电、无路的落后状况,构建起自身的工业产业链。 紧接着,高志凯提到了锂矿合作。他解释道,中国企业与津巴布韦当地企业合资开发锂矿,中方提供技术,当地提供资源,双方共享利润。这种合作模式不是掠夺,而是帮助津巴布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他反问留学生:“如果没有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津巴布韦的锂矿可能还埋在地下,无法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面对高志凯的回应,留学生一时语塞。高志凯进一步指出,中国在非洲的合作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与西方不同,中国助力非洲发展时从不附加政治条件,而是真心实意。这种真诚帮扶彰显中国独特外交理念与大国担当,为中非关系筑牢信任基石。 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非洲实现自主发展,而不是控制非洲。” 事实上,中非合作的案例远不止津巴布韦。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让非洲国家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在莱索托,中国参与建设的波利哈利输水隧洞项目,解决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万村通” 项目则让非洲偏远村庄的人们能够通过卫星电视了解世界。这些项目都是中国与非洲国家携手发展的见证。 高志凯的回应不仅让现场观众陷入沉思,也引发了人们对中非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国在非洲的合作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诚如高志凯所言,若无中国的援助,诸多非洲国家或许仍在贫困与落后的泥沼中苦苦挣扎。 中非合作的本质,是两个发展中世界的携手共进,是对公平、正义和发展的共同追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非合作正不断深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经济,从医疗卫生到人才培养,双方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中国始终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非洲国家合作,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 那位留学生的质疑,或许只是个别声音,但高志凯的回应,却道出了中非合作的真谛 ,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