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陆军集体破防! 中越陆军75年首次军演,越军官无奈承认:解放军装备碾压 中越陆军75年来首次联合军演,直接把越南陆军给打破防了,在军演开始以前,越南民众还担心,中国解放军会借着军演,学习越南装备和核心枪械技术。 然而,演习首日的实弹射击环节便打破了这种认知。越南士兵使用的 STV-380 突击步枪虽然采用模块化设计,但在潮湿环境下频发的卡壳问题暴露了工艺短板,部分士兵不得不携带老式 K-56 步枪作为备用。 反观解放军列装的 QBZ-191 步枪,不仅集成智能瞄具和北斗定位模块,还能通过战术背心实时共享战场数据。一位越南军官在观摩后坦言:“他们的步枪不是单纯的火器,而是整个作战系统的终端。” 装备代差在装甲车辆对比中尤为明显。越南陆军主力 T-55 坦克仍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设计,火控系统依赖人工操作,而解放军 99A 主战坦克配备的猎 - 歼火控系统,能在移动中实现对动态目标的精准打击。 更让越军震撼的是解放军的无人作战体系:单兵携带的战术无人机可实时回传 3 公里内的战场画面,仿生地面平台 “机器狼” 则能执行排雷、侦察等高风险任务。这些装备的协同运用,让越南官兵意识到传统的 “火力覆盖” 战术已难以适应现代战场。 技术差距的背后是工业体系的鸿沟。解放军单兵作战系统整合了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算法和精密加工等多项核心技术,而越南在这些领域仍依赖进口。演习中,越南通信设备多次遭遇电子干扰导致指挥中断,暴露出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位参与混编训练的越南士兵提到:“我们的电台还在用调频波段,他们的战术终端已经实现量子加密通信。” 这种落差在历史维度上更显深刻。1979 年边境冲突时,中越陆军装备水平基本相当,甚至越南因缴获美式装备在部分领域占优。但经过 40 余年发展,中国军工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 99A 坦克的复合装甲到 QBZ-191 步枪的高分子弹壳,关键部件均实现自主可控。 而越南国防工业仍停留在组装改造阶段,其引以为傲的 “长山” 岸舰导弹,核心部件仍依赖俄罗斯技术。 演习结束后,越南军方内部出现反思声音。有军官在总结会上表示:“现代战争不是武器数量的比拼,而是体系能力的对抗。” 这种认知转变或将影响越南未来的军事战略 ,此前越南曾计划采购俄罗斯 T-90MS 坦克,但演习后有消息称其可能转向信息化装备采购。 而对中国而言,此次军演不仅展示了国防现代化成果,更通过实战化协同训练,为边境地区安全合作提供了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