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吴化文起义前,犹犹豫豫,地下党员大惑不解,这时,他的妻子对地下党员说:“问题出在吴化文的小妾身上!”
那年秋天的济南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不安,国民党第96军军长吴化文站在指挥部窗前,手里的烟卷烧到了指尖却浑然不觉。
这个被称为“倒戈将军”的男人,此刻正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是继续效忠摇摇欲坠的蒋介石政权,还是投向势如破竹的解放军?
吴化文的发迹史堪称一部乱世生存教科书,16岁那年,这个山东掖县的穷小子背着包袱投奔冯玉祥,从喂马做饭的勤务兵一路爬到师参谋长。
1930年中原大战,他见冯玉祥败局已定,转头就投靠了韩复榘,抗战期间,面对日军铁蹄,他干脆带着部队当了伪军,在山东制造“无人区”残害抗日志士。
日本投降后,他又通过戴笠的关系摇身变成国民党中将,带着两万多人驻守济南。
这种“有奶便是娘”的做派,连他自己都调侃:“咱们过去跟这个,明天又跟那个”。
济南战役前夕,解放军地下党员李昌言早已盯上这颗“墙头草”,这个胶东来的小伙子以亲戚身份潜伏在吴家,每天帮吴夫人林世英带孩子、找医生,渐渐赢得信任。
有天逛趵突泉,林世英突然捅破窗户纸:“我知道你是八路!”
李昌言心里一惊,嘴上却硬气:“我要怕死就不来济南!你告诉吴化文,我死了没关系,看他怎么收场!”
这番硬碰硬的对话,反而让林世英彻底倒向共产党,这位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早对丈夫朝秦暮楚的做派心生厌恶,更看不惯二太太赵华珍,那个戴笠的干女儿整天在吴化文耳边吹“反共”阴风。
转折点出现在1948年8月。吴化文刚在兖州吃了败仗,最精锐的一六一旅被全歼。
他蹲在指挥部哭得像个孩子,林世英趁机递话:“徐曰政当俘虏就是例子,你还要走老路?”
偏巧这时南京发来电报,不仅没追究战败责任,反而升他当九十六军军长,蒋介石的糖衣炮弹让吴化文又飘了,连夜把妻儿送去上海,盘算着再观望观望。
地下党等的就是这种摇摆时刻,李昌言冒充算命先生,把“飘泊一小舟,水枯路绝头”的卦签塞给吴化文岳母;又让被俘的旅长徐曰政捎话:“别学我当俘虏!”
最绝的是济南市委派来的黄志平,这个老地下党穿着国民党副官制服,当面戳破吴化文的心结:“郝鹏举起义又叛变才被枪毙,您要是真心的,怕什么?”这些话像刀子,剐得吴化文坐立不安。
9月16日解放军总攻的炮声,终于震碎了最后犹豫,眼看许世友的部队快打到指挥部,吴化文突然想起昨天算的命,“远走高飞,另操大业”。
19日深夜,他咬牙接通解放军电台:“我是吴化文,决定起义!”
两万多人调转枪口,济南南城门瞬间洞开,气得王耀武摔杯子大骂“无耻叛徒”,可大局已定,原本要血战旬月的济南城,八天就换了旗帜。
这场起义的蝴蝶效应远超想象,宋时轮后来评价:“起码少死几千人”。
毛主席更看重战略意义,说吴化文带来“四个连锁反应”,华东战场天平倾斜,国民党军心瓦解,甚至渡江战役时他的三十五军第一个冲进南京总统府。
但历史从不会简单盖章,当吴化文1962年以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身份病逝时,悼词里刻意淡化了汉奸往事,可老百姓忘不了临朐“无人区”的累累白骨。
回头看那个命运十字路口,吴化文的犹豫何尝不是乱世小人物的缩影,岳母求的签诗像句预言:“主意快拿定,莫在徘徊中”。
在历史洪流里,每个人都是飘摇的小舟,但总有些选择,能让卑微的生命在关键时刻闪烁微光,哪怕只是为了活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