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在长征时,红军八军团有一个迫击炮连,时常掉队。罗荣桓让温玉成到炮连走一走,看看有

在长征时,红军八军团有一个迫击炮连,时常掉队。罗荣桓让温玉成到炮连走一走,看看有什么问题。温玉成去一看,那真叫苦。炮筒、炮盘都是人扛,走那样陡峭的山路。温玉成也扛了一天炮筒子。回来后温玉成对罗荣桓说:“我的肩膀都磨破了。” 在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从8.6万人锐减至3万。

之后的八军团被迫缩编,温玉成从团政委调任军团直属队书记。

当他们走到越城岭时,罗荣桓将竹杖指向迫击炮连,去扛三天炮筒,用肩膀量量他们的苦。

于是之后温玉成挤进扛炮行列。

要知道当时迫击炮炮管86斤,炮盘72斤,四箱炮弹200斤,分摊在八名战士肩上。

不仅如此每人还要背负7斤行李、5斤炒面、3斤柴刀。

而峭壁上的羊肠小道宽不足尺,扛炮者需侧身贴壁挪行,稍有不慎便连人带炮坠入深谷。

这炮不是一般人抗的住的,这路也不是一般人敢走的。

一天下来,温玉成肩头血肉与军衣粘连,夜里用盐水冲洗时疼得浑身发抖。

可见其中艰辛苦楚。

当温玉成撕开衣领露出溃烂的肩膀,罗荣桓俯身细看伤口,指尖在油灯下微微发颤。

他沉默地卷起自己的裤管,那里有井冈山突围时的弹疤,我懂这疼,但迫击炮是打碉堡的利器,丢不得。

就在第二天的军人大会上,罗荣桓搬来一杆秤。

炮筒、炮盘、炮弹依次过秤后,他抓了把碎石塞进行李袋。

全连分摊扛炮者的行李!每人多背二两沙,就能卸下他们肩头八斤山!

此时士兵们听到这里纷纷面面相觑。

此时炊事班长第一个站出来,将扛炮战士老杨的破棉袄塞进自己背篓。

司号员解下绑腿,替战友捆牢晃动的炮架。

温玉成举着账本高声计算,咱们多走半步路,扛炮兄弟少喘三口粗气!

队伍里响起窸窣的拆解声,有人分走鞋垫,有人接过水壶,沉重的炮身忽然轻了几分。

原负担重量新方案精神意义炮部件158斤。

8人专扛专业分工扛炮者行李15斤。

全连均摊集体共担心理压力无计量日行账本公示公平透明。

这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一个集体的最好体现。

在过大苗山前夜,罗荣桓召集干部摸黑开会。

他在地图上圈出村寨,见到戴银项圈的,不许追!竹楼空了,碗柜留银元!

他将自己的米袋倒空,换成准备赔偿的二十枚铜钱。

黎明时分,那些寨民看到他们果然躲进深山。

当炮连经过晒谷场时,战士小王盯着梁上悬挂的腊肉吞咽口水。

此时温玉成掏出铜板塞进墙缝,突然听见炮架落地声。

只见老杨晕倒在空猪圈旁,怀里还紧搂着炮盘。

卫生员撬开他咬紧的牙关,灌下最后半壶盐水。

寨民从树丛缝隙窥见这一幕,士兵们宁可昏厥也不碰圈栏里乱窜的活鸡。

直到三日后部队离寨,头人带人追出十里,硬将一包野栗塞进炮管。

他们知道这是支人民的队伍,并不是那些土匪兵痞之流。

待到黎平整编时,八军团余部并入红五军团。

而那门迫击炮的炮弹早已打光,炮管被磨得锃亮如镜。

罗荣桓抚摸着冰凉的炮身,下令,拆解埋藏。带不走的铁疙瘩,也要当火种埋!

直到十年后黄花塘重逢,已是新四军营长的老杨向温玉成敬礼。

当年埋炮时我偷藏了撞针,打淮阴城时安在土炮上,轰开了伪军碉堡!

罗荣桓在旁轻笑,看来迫击炮没白扛,你们把纪律炼成骨头了。

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温玉成佩戴少将军衔走向罗荣桓。

元帅的指尖划过他肩章,还疼吗?”两人相视一笑。

当年越城岭的血泡早已化作将星,而炮连的遗产仍在奔流。

在辽沈战役,温玉成率部急行120公里抢占营口,战士脚板血肉模糊,无人丢弃机枪部件。

还有朝鲜战场,志愿军运输连雪夜奔袭,司机用棉衣裹住车轴防冻,自己冻掉三根脚趾。

当汶川地震时,15名空降兵从5000米高空“盲降”震中,与当年扛炮者一样,把人民安危捆在脊梁上。

长征中红军进行战役战斗600余次,平均每300米倒下一人。

正是无数“扛炮兵”用血肉平衡了存亡天平,真正的纪律从不是捆缚的绳索,而是托举战友的手掌。

当罗荣桓为迫击炮减去八斤行李,他卸下的实则是压在旧中国脊梁上的千钧大山。

而今在芯片与火箭的征途上,每个攻坚者的肩头,仍跃动着1934年的星火。

评论列表

用户38xxx30
用户38xxx30 21
2025-08-05 15:41
温玉成是中将,认真点。
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 7
2025-08-05 22:19
温玉成是中将,他的上级是少将
无名
无名 2
2025-08-05 21:54
AI又扯淡,抢着背鞋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