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先生是我国著名企业家,在管理领域著作颇丰。他的管理思想根植于丰富的企业实践,融合了东方智慧与西方现代管理理念。他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并将它们带入《财富》世界500强行列。
在我国,同时出任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实属罕见。宋志平先生陆续卸任这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后,又先后出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我和志平会长都很关心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常一起参加有关的专业会议和学术论坛。我多次倾听他有关管理理念、上市公司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等方面的演讲。他将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演讲内容相得益彰,有趣而立体。他强调,现代企业家要重视战略管理,注重资源整合,着眼于创新和价值创造,并不断超越自我。
基于丰富的管理实践,志平会长先后出版了《包容的力量》《经营方略》《三精管理》《有效的经营者》等著作,他所倡导的“共生共享”理念,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央企提供了重要的管理范式。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新作《硬道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十项修炼》,全面地概括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十项修炼,即“治理规范、突出主业、创新领先、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回报股东、并购重组、双循环市场、防范风险、社会责任”。
这十项修炼简明而清晰地概括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点,既是过往实践的总结,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精髓的提炼。
这是一部系统讨论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著作,内容翔实、案例鲜活、观点突出,相信必将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既值得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阅读,也值得关心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质量的读者阅读,书中的观点和思路同样对广大非上市公司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三个要素的支撑或保障。
第一,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投资性,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和必要条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投资性,来自广大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成长预期。企业成长预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创新、产业赛道、管理模式和企业家精神。为此,必须推动上市公司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
第二,充分的流动性,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充分条件。充分的流动性既包括市场资金的充足,又包括市场发展所必需的流动性战略储备机制。为此,需要拓宽市场化投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打通各类市场化投资资金进入市场的痛点和堵点。与此同时,从宏观和战略层面,需要构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战略性储备资金。
第三,资本市场全链条式的制度改革和规则完善,这是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实现的前提。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和规则完善的重点是:
构建对违法违规者具有巨大威慑作用的法律法规;正确理解注册制条件下IPO的边界和精髓;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大股东减持规则;加大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失职、失信、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管与法律处罚,彻底消除“埋雷”“暴雷”现象;规范并完善退市机制,建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赔偿机制;重视市场并购重组功能,简化并购重组程序。
如果我们能从上述三个方面去深刻理解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基本要点,并着力推进这些改革,完善相关规则和政策,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一定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