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杯咖啡现在已经成了很多国人的习惯,这些咖啡除了来自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地云南外,大部分主要从巴西、哥伦比亚、越南等国家进口,其中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咖啡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量的30%以上。
不过,随着中国陆续对53个非洲国家的产品实施新的零关税政策,非洲咖啡在中国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消息显示,中国正与非洲主要咖啡生产国接洽,拓展海外供应链。
非洲咖啡生产商都主要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的传统市场。例如,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科特迪瓦等咖啡出口国仍然与欧洲和中东的传统市场保持着牢固而稳固的关系。不过随着零关税政策实施后,预计这一传统将被改变。
率先行动的中国企业包括库迪咖啡。今年6月,库迪咖啡与卢旺达农业部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投资建设一个新的咖啡产业开发园区。
拥有超过1.4万家门店的库迪咖啡也已在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签署了协议。该公司执行副总裁表示有意每年采购5000吨乌干达阿拉比卡咖啡豆,并讨论了在当地建立加工厂的计划。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近期与30家中国咖啡企业举行了座谈,探讨中国市场的贸易机会和咖啡需求。今年6月,埃塞俄比亚茶叶和咖啡管理局与中国咖啡品三顿半签署了一项单独的战略协议,以增加对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的采购。
中国外交部非洲事务司司长杜晓晖5月表示,今年第一季度非洲对华咖啡出口增长了70.4%。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咖啡增长了近五倍,达到30621吨。同期,中国从乌干达的进口量增长了一倍多,从2660吨增至6150吨。
近年来,中国人对咖啡的需求不断增加。2023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6178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在如此强大的需求面前,这一政策很好地为中国咖啡企业锁定了供应,并减少了对某些市场的过度依赖。
自去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遭遇了持续的干旱,导致阿拉比卡咖啡产量下降。
与此同时,对于像阿拉比卡咖啡的发源地埃塞俄比亚,以及以果香浓郁的阿拉比卡咖啡和浓郁的罗布斯塔咖啡而闻名的乌干达这样的国家来说,这为他们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尤其是像乌干达这样拥有丰富小农户的国家,他们或许能够借助中国的需求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实现中非合作的长期扶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