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常吃的“黄油”,究竟是什么油?为何中国人不爱吃黄油? 在欧美超市,黄油货架永远占据C位,法国人年均吃掉8公斤,美国人早餐的吐司上总少不了它。可到了中国,黄油却常被“打入冷宫”,很多人买回家后甚至放到过期。这究竟是为什么? 黄油是从牛奶中提炼的固态油脂,简单来说就是“牛奶的脂肪”。它富含80%以上的乳脂肪,还含有维生素A、D、E和铜、铁等矿物质。欧洲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通过摇晃羊皮袋中的羊奶“搅”出了黄油,后来传入印度、欧洲,成为医学和饮食中的“常客”。 为何中国人“不待见”黄油? 一来,中国饮食以植物油为主,黄油口感浓郁但热量高,与清淡的饮食偏好不符; 二来,中餐烹饪讲究“油物适配”,黄油易焦糊,不适合爆炒,更适合烘焙或低温煎烤; 三来,价格也是一道坎,500克黄油售价约58元,是同量大豆油的近10倍。 黄油虽高热量,但适量摄入能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增强饱腹感。不过,中老年人、肥胖者及高血脂人群需谨慎。日常食用建议每日不超过10-15克,避免高温烹饪产生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