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离异后1岁闺女跟了前妻,从此再无交集。谁料,23年后男子因病去世,哥哥不顾亲戚们反对,执意千里寻亲,主动将2套房子和钱交给素未谋面的侄女:“就算找不到她,我也会把财产永远留着!” 1999年的郑州,李国平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李雨桐,站在民政局门口,看着前妻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那天风很大,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散了这个刚组建不久的家庭。 离婚手续办完后,他把所有积蓄留给了妻女,自己背着一个旧帆布包回了武汉老家。 回武汉后,李国平在蔡甸区重新拾起建材生意。 年轻时在郑州学的手艺派上了用场,他从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接小活做起,后来租了门面,雇了工人,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只是每到深夜收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总会想起女儿咿呀学语的样子。 有好几次,他把电话号码拨到一半又挂断,他怕自己现在的样子,配不上做父亲。 2023年春天,李国平总觉得肝部隐隐作痛,去医院检查时,肝癌晚期的诊断书像块冰,砸得他半天说不出话。 躺在病床上,他摸着枕头下那个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夹着女儿百天时的照片,背面写着郑州的老地址。 他想,等好一点就去找她,可身体一天比一天弱,没等出院就走了。 哥哥李建平来收拾遗物时,在床板下发现了一个铁皮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本房产证,一本是蔡甸区140平的商品房,另一本是村里翻新的自建房,还有张存折,上面写着83万。 李建平蹲在地上数了三遍,手止不住地抖。 他这辈子在工地上刷油漆,一天干十几个小时,胳膊肿得抬不起来,一个月才挣6000块, 亲戚们劝他,说国平没了,就这一个哥哥,遗产理应由他得。 李建平却红了眼,他想起弟弟总在酒后念叨,说对不住女儿。 "这是国平的血汗钱,得给雨桐。"他把盒子锁进柜子,让儿子先去郑州找找看。 儿子按着笔记本上的地址跑了三趟,老街区早就拆了,改成了新小区。 问了街坊邻居,没人记得二十多年前住在这里的单亲妈妈。 李建平整夜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总觉得对不住弟弟。 大年初二吃年饭,有个远房表姐突然说:"民政局兴许有记录呢?" 民政局的档案柜里积着厚厚的灰,工作人员翻了大半天,才找到当年的离婚登记。 档案里写着前妻的名字,还有一栏备注:2014年因意外去世。 李建平的心猛地一沉,追问之下才知道,雨桐十岁那年没了妈,后来被姨妈收养了。 电话接通时,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抖:"雨桐,我是你大伯,你爸爸...走了。" 见到李雨桐那天,李建平把铁皮盒子递过去,里面的房产证和存折被红布包着。 "这是你爸爸攒的,他总说,等你长大了,要给你最好的。"他看着侄女的脸,眉眼像极了国平年轻时的样子,突然就红了眼眶。 雨桐抱着盒子,手指划过房产证上"李国平"三个字,眼泪一滴一滴落在红布上。 她其实早就知道爸爸在武汉,只是妈妈走后,姨妈拉扯她不容易,她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 现在突然有了爸爸的消息,却是以这样的方式。 李建平在郑州待了五天,帮着办遗产过户手续。 这件事传开后,有人说李建平傻,也有人说他仗义。 其实他没多想,就是觉得,人活一辈子,得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兄弟。 就像重庆那个叫陈强的男人,也是这样。 陈强和发小杨宏是一个院坝长大的,父辈都是部队转业的同事。 杨宏2011年出意外走了,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 陈强在灵前给叔叔阿姨磕了个头,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这一照顾就是十五年,给老人买菜做饭,陪他们去医院,甚至把老人安置在自家楼下的养老院,方便天天去看。 有人背后说他图老人的房子,他从不辩解,只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去送饭,冬天揣着保温杯,里面是给老人冲的蛋白粉。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有人为了钱争得面红耳赤,也有人面对巨款能守住本心。 李建平千里迢迢找侄女,不是为了图什么,就是想让弟弟在天上能安心。 看着侄女的笑脸,李建平觉得,弟弟的心愿了了,自己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有些东西,比钱更重,比如情分,比如惦记。
男子离异后1岁闺女跟了前妻,从此再无交集。谁料,23年后男子因病去世,哥哥不顾亲
星球拾光
2025-08-08 18:38:3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