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国向印度再加关税意外踢到铁板特朗普突然对印度祭出大幅加税的狠招,字里行间都透着

美国向印度再加关税意外踢到铁板特朗普突然对印度祭出大幅加税的狠招,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任期将尽的慌乱。眼看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政绩清单上却难寻亮点,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把关税大棒抡向印度,这更像是一场不计后果的讹诈 —— 管它能不能成,先摆出强硬姿态再说。​

第二任期开始后,特朗普就把关税当成了万能钥匙,总觉得只要对贸易顺差国加税,就能逼对方低头买美国货,让制造业回流,把就业数据做得好看些。可现实早给了他教训:前两年对欧盟、日韩加征钢铝关税,结果美国汽车厂因为原材料涨价关了三家,家电零售价涨了 15%,消费者在超市里对着价签骂娘。商务部的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2024 年美国贸易逆差比三年前还多了 800 亿,那些被寄予厚望的 “铁锈地带”,失业率反而比他刚上任时高了 1.2 个百分点。​

时间越往后走,特朗普的动作就越急躁。他心里清楚,当初承诺的 “让美国再次伟大” 成了空头支票,制造业回流计划只完成了三成,华尔街的大佬们已经在偷偷押注下一届政府。这种时候,盟友情谊、国际规则都成了可以牺牲的东西,只要能制造点 “政绩”,谁都能被当成靶子。印度就是这么被盯上的 —— 这个国家既和美国有 458 亿的贸易顺差,又敢在买俄罗斯石油的事上跟美国叫板,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敲打对象”。​

于是,特朗普团队开始编造理由。他们先说印度买俄油是 “帮俄罗斯规避制裁”,接着又炒作 “印度把 60% 的俄油炼制成柴油,高价卖到欧洲赚差价”。可这些说法连美国自己的能源部都圆不上 —— 印度每天烧掉的 550 万桶石油里,40% 来自俄罗斯,真要转售那么多,国内早就闹油荒了。更讽刺的是,欧盟 2024 年跟俄罗斯的贸易额还有 675 亿欧元,美国自己从俄罗斯买的钯金(造电动车电池用的)比上年还多了 20%。但这些都不重要,特朗普要的只是一个加税的借口。​

他先是宣布 8 月 7 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 25% 关税,没过三天又补了个行政令,以 “俄油问题” 再加 25%,等于把总税率抬到了 50%。这招有多狠?印度对美出口的医药原料、软件服务立马就没了价格优势,光是班加罗尔的软件企业,就预估今年要少赚 40 亿美元。可特朗普根本不管这些,他要的是印度立刻表态:要么停购俄油改买美国液化天然气,要么把农产品关税从 39% 降到 5%,让爱荷华州的大豆能往印度卖。​

印度的反应也快,外交部当天就说这是 “赤裸裸的单边主义”,商务部长更是放话要对美国的杏仁、核桃加征报复性关税。要知道,印度现在手里握着不少筹码:它是苹果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美国药企 70% 的仿制药原料依赖印度,连特斯拉都在求着印度放宽投资限制。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任期只剩不到一年,印度完全耗得起 —— 反正等新总统上台,政策大概率要调整,现在服软了,以后更难抬头。​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加税更像一场表演。他需要向选民证明自己 “够强硬”,哪怕代价是美国企业受损。底特律的汽车厂商已经在抱怨,印度很可能会报复性提高美国车关税,去年刚打开的印度市场眼看要丢;俄亥俄州的农场主更着急,他们的玉米本来指望往印度卖,现在只能堆在仓库里。可特朗普顾不上这些了,他就像赌场里输急了的赌徒,不管牌面好坏先押上所有筹码,至于掀桌子后谁来收拾残局,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里。​

这场闹剧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印度不会轻易让步,美国企业的抗议声会越来越大,等到下届政府上台,大概率会重新坐回谈判桌。只是经此一闹,更多国家会看清,美国的关税大棒没那么可怕,所谓的 “霸权” 不过是纸糊的老虎,只要敢扛、能熬,总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