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排坛一绝”巫丹:因喝中药险些断送运动生涯,退役后远赴美国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

“排坛一绝”巫丹:因喝中药险些断送运动生涯,退役后远赴美国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这位,可能很多95后、00后的球迷都不太熟了,但她在中国排球史上的地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她就是巫丹。 为什么说她“一绝”?这外号可不是我封的,是当年球迷和媒体公认的。身高1米77,在长人如林的排球场上,这身高打副攻,简直有点“异想天开”。可巫丹就能凭借她闪电般的快攻、神出鬼没的跑动和一手刁钻的后排进攻,打得对手晕头转向。她不是靠身高吃饭,是靠脑子和技术。这种球员,现在你放眼世界排坛,都很难找出第二个。 巫丹是四川人,那地方的女孩子,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子灵气和辣劲儿。1985年,才17岁的她就被选进了国家队,跟着郎平、梁艳那批“五连冠”的功勋前辈一起训练。你想想看,那是什么样的起点?简直是天之骄女。 1986年,她就以主力身份拿下了世锦赛冠军,后来又拿了世界杯冠军。那时候的巫丹,风头正劲,她的快攻和后排进攻,是当时中国女排战术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她打球的风格,简单说就是“快、变、巧”,让对手的拦防体系非常头疼。 然而,老话总说“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想到,一场几乎断送她运动生涯的“横祸”,竟然源自一碗为了治伤的中药。 时间来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所有人都对中国女排寄予厚望。巫丹作为队里的绝对核心,因为常年高强度训练,腰伤一直很重。为了缓解疼痛,队医就给她服用了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止痛药。 悲剧就在这里发生了。 奥运会的药检结果出来,巫丹的尿检呈阳性。检测出来的违禁成分是什么呢?是一种叫“士的宁”的东西。这玩意儿在当时被列为禁药,因为它有兴奋神经的作用。 消息一出,整个中国代表团都炸了。巫丹自己更是当场就懵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为了治伤喝的中药,会跟“禁药”扯上关系。后来经过调查,问题就出在她服用的中药里,其中一味叫“马钱子”的药材,天然含有士的宁。 这事儿在今天看来,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冤。毕竟,这完全是无心之失,是当时我们对国际反兴奋剂规则了解不够、科研不够细致导致的。但在那个年代,“兴奋剂”这个词,对于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中国体育界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最终,巫丹被取消了继续参赛的资格。缺少了核心战将的中国女排,军心大乱,最后只拿了第七名,那是“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的最差战绩。 那一年,巫丹24岁,一个运动员最黄金的年龄。从天堂到地狱,对她来说,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议论,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人都以为,巫丹的排球生涯,可能就要以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方式,画上句号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巫丹就只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悲情人物。但她之所以能成为传奇,就是因为她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低谷期那几年,她从国家队回到了四川队。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怨天尤人,她就是默默地训练,保持状态。她说:“我得给自己一个交代。” 转机出现在1995年,她的老队友,“铁榔头”郎平回国执教,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指导上任后,力排众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召回了巫丹、孙玥、赖亚文这批经验丰富的老将。 郎指导看中的,不仅仅是巫丹的技术,更是她那份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坚韧和担当。 事实证明,郎指导没有看错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8岁的巫丹再次披上国家队战袍。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灵动的“天才少女”,而是一位沉稳的、能给年轻队员带来安全感的老将。她在场上,不仅要负责进攻,还要承担大量的保障任务,成为球队运转的“润滑剂”。 那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虽然决赛惜败给了正处巅峰的古巴队,但一枚银牌,足以宣告中国女排的“王者归来”。人们把那支队伍称为“白银一代”。而巫丹,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不甘,应该都烟消云散了。她用实力和坚持,洗刷了四年前的冤屈,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这还没完。打完亚特兰大,很多人觉得她该退役了。可她又坚持了四年,跟着队伍打了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从1988年的汉城,到2000年的悉尼,她成了中国排球史上第一位“四朝元老”。这份坚持,这份对排球纯粹的热爱,试问今天又有几人能做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32岁的巫丹终于选择了退役。 跟很多队友选择当教练或者进入体制内工作不同,巫丹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她去了美国,从零开始,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她先是在一所大学里读书,后来还做过一段时间的青少年排球教练。再后来,有消息说她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做得还不错。她在美国结婚生子,彻底远离了国内媒体的聚光灯,过上了很多人眼中“普通人”的生活。 这些年,我们很少能看到关于她的新闻。偶尔有老球迷在国外碰见她,拍张合影,大家才能知道她的近况。她看起来状态很好,从容、恬淡,完全没有了当年在赛场上的那种杀气。

评论列表

一路平安
一路平安 1
2025-08-09 22:47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