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项重大任命,让白宫一片欢呼:“德黑兰终于要远离中俄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伊朗政府宣布,任命阿里·拉里贾尼为该国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新领导人。听起来像是一条普通的人事消息,但它却在国际上引发巨大波澜。 他并不是一个新面孔。在伊朗政坛打滚几十年,拉里贾尼是个老资格的政治人物,最初是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台的台长,后来当过议会议长,也曾担任过伊核谈判的首席代表。 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激进”。他不是宗教强硬派,而是偏向于改革、讲究实用主义的“温和派”。在西方眼中,他属于那种“可以谈的对象”。 这次他被任命为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也就是掌握伊朗国防、安全、外交等大政方针的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伊朗战后政治方向转变的一个强烈信号。 这项任命之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的解读热情空前高涨。多家美媒在报道中使用了“转向”、“突破”、“务实新局面”这样的词汇。 白宫甚至传出评价:“这是德黑兰释放的最积极信号之一。” 他们认为,伊朗终于在“意识到自己长期对中俄的依赖并非长久之计”,而拉里贾尼的上位,就是伊朗想要重新审视外交政策的象征。 在美国人眼中,拉里贾尼的回归,意味着德黑兰可能在“走出孤立”“重新拥抱西方”的路上迈出了一步。 要理解伊朗这次调整,得先从一件事说起,那场突如其来的“12日战争”。 伊朗和以色列在中东爆发了罕见的大规模交火,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伊朗虽有展示武力的意味,但后劲明显吃紧。 战争让伊朗意识到一个问题:长期与西方对抗,经济被制裁,科技落后,军备依赖进口,就连国内民生都难以为继。 在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下,伊朗内部确实出现了一股“务实路线”的呼声。 拉里贾尼的上位,很可能就是对这一声音的回应。 虽然拉里贾尼的任命令白宫拍手叫好,但现实可能没那么简单。 第一,拉里贾尼虽然务实,但他也是坚定的伊朗国家利益维护者,不可能因为西方几句好话就彻底倒向美国。他在伊核谈判时期,就展现出相当强硬的底线意识。 第二,伊朗和中俄的合作,不只是政治结盟那么简单。中国是伊朗最大的石油买家,俄罗斯则是军备和技术的支援者。 伊朗要在目前的国际格局中生存下去,这两国的支持非常关键。所谓“脱中入美”,从实际利益角度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三,美国和西方国家,真的准备好重新接纳伊朗了吗?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至今尚未全面重启谈判。就算伊朗释放善意,西方也未必真有诚意。 所以,说伊朗要远离中俄,转向西方,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更何况,伊朗的政治体系复杂,最高权力依旧掌握在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手中。 而哈梅内伊一直是坚定的反美派,对西方毫无好感。 拉里贾尼的上位,更像是伊朗在目前局势下的一个“缓冲”动作。他既可以对内安抚温和派,也能向外释放一定善意,争取外交谈判空间。 换句话说,伊朗或许想“少点敌人,多点朋友”,但这不代表它要倒向西方,更不代表它要和中俄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