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迎来3个噩耗,如果中国不妥协,美国将会迎来巨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8月刚开始,特朗普再次面临一连串的坏消息。而这三条“噩耗”,不但狠狠打了他的脸,还再次让“贸易战牌”陷入尴尬。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正在重新选择方向,而中国是否妥协,已经成了压在特朗普头上的“定时炸弹”。 原本对美国信誓旦旦的一些盟友,现在态度开始转变了。就在今年上半年,美国和数个国家刚签署了一批双边经贸协议,尤其是对关税政策的配合。 但是说好的合作,如今纷纷出现“变卦”。 比如墨西哥,明面上刚刚承诺对美出口限制增加管控,但私底下却跟巴西和中国企业悄悄达成了供货协议。 欧盟这边也有动作,德国、法国私下里也对中国表达了“不想被迫选边站”的态度。 一个接一个的“小动作”,让特朗普政府开始怀疑:这些协议到底还有几分含金量?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变卦”,背后指向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到底妥不妥协。 换句话说,全世界都在观望:中国要是硬气,那这些国家也能理直气壮地反悔。 这对特朗普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美国不再是那个说一不二的“老大哥”了。 特朗普政府原本有个算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美国的依赖度上升,到了某个节点中国自然就会妥协,甚至主动要求谈判。 但事与愿违。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远超外界预期。其中出口逆势增长,内需回暖,科技投资力度加大,最让人意外的是人民币国际结算份额继续上升,“去美元化”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中国不但没跪,反而加速转身。 不仅如此,中国还带动了一波“脱美元”的热潮。金砖国家最新一轮会议中,俄罗斯、印度、沙特都表达了加强本币贸易的意愿,甚至不排除共同建立“非美元贸易清算机制”。 这对美国是个彻底的打击。 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高喊“美元霸权”是美国的底牌,而现在,这张底牌正在被削弱。 为了对抗中国,美国喊出了“产业链回流”计划,甚至不惜祭出巨额补贴、税收减免。原本特朗普信心满满,以为美企会排队“回家”。 但现实是很多企业,压根没走。 苹果在东南亚建的几个新厂,到现在仍然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特斯拉更直接,在上海超级工厂继续扩大投资,打算再新建一条生产线。 甚至连英特尔和高通这样的美国科技企业,都私下表示:“离开中国,等于自断未来。” “制造回流”这招,不但没有打击中国,反而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的核心问题——成本高、人才少、基础薄。 一位外媒评论员甚至直言:“特朗普想让产业链回流,却没搞清楚一个事实:现在的全球制造,已经不是美国说了算。” 这,才是特朗普的真正危机。 美国扛着关税大棒站在前面,但背后却是越来越多动摇的盟友;而中国这边,看似被动,却手握筹码。 如果中国选择妥协,那世界可能会暂时“维持现状”。但如果中国坚持不退,那么将会出现连锁反应,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重塑”计划,将面临全面瓦解。 这不是一句“关税加倍”就能解决的。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政府的信用危机正在蔓延。连他最坚定的支持者,一些美企巨头和农产品出口商,也开始抱怨:“我们快撑不住了,中国不买账,我们就没人买货。” 而中国这边,则明确释放信号:我们不是不能谈,但谈判要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你美国一家说了算。 从2018年开始,特朗普就靠“关税”建立起强硬总统形象。对中国、对欧盟、对墨西哥,甚至对加拿大,都挥过关税大棒。 但打到现在,这张“王牌”似乎越来越不灵了。 现在,不管他对谁加税,市场反应都变得越来越平淡。大家都看明白了:加税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更多问题。 美国的通胀还没完全降下来,油价和物价却因为中东局势和供应链风险继续往上飙。普通老百姓已经开始抱怨:“这场贸易战,打来打去,结果还是我们买单。” 连美国媒体都罕见地发出质疑:“是不是该重新评估一下‘关税战略’了?” 这三条“噩耗”,本质上说的都是一件事,美国不再拥有绝对的全球议价权。而真正的变量,落在中国身上。 中国不妥协,美国的全球“规则”将逐步瓦解;中国若妥协,短期内可能让特朗普赢下面子,但长期损失却更大。 所以,当前的博弈,不只是贸易,而是一场全球规则重塑的大战。 可以说,中国的一举一动,已经成了全球的风向标。接下来的局势,关键就在于:中国,妥不妥协? 而特朗普,还能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