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那个秋夜,上海领事馆的舞厅里正闹得欢,谁也没留意角落里那个穿月白旗袍的

历史拾荒人 2025-08-10 11:52:39

1935年那个秋夜,上海领事馆的舞厅里正闹得欢,谁也没留意角落里那个穿月白旗袍的女人。向影心笑盈盈地跟日本海军武官贴在一起,爵士乐震得人耳朵嗡嗡响,武官的手不老实,顺着旗袍开衩往上滑,她非但没躲,反而娇嗔着抬手,把枚镶水钻的发卡别在了他衣领上,指尖还故意在他脖子上蹭了一下。 谁能想到,三天后这武官就直挺挺倒在了领事馆的酒会上,法医撬开他嘴时,一股苦杏仁味直冲脑门——氰化物中毒。最后查到那枚发卡,才发现背面的小夹子是空的,藏毒的地方刚好能卡住一点点粉末,皮肤一接触就渗进去了。 这向影心可不是简单人物。老家在西安郊外,她爹是当地有名的郎中,按说家境不差,小姑娘从小琴棋书画样样来得,十八岁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女。上门提亲的能从村头排到河边,可她眼皮子高,说那些庄稼汉、小商人都配不上她,非要找个能让她“飞黄腾达”的。 后来她真就做出了让爹妈差点背过气的事——跟西北军的胡逸发跑了。那胡逸发是个团长,岁数比她爹还大一岁,家里已经有两房太太,她去了只能做三姨太。旁人都骂她傻,她倒好,临走给家里留了封信,说“不想一辈子困在庄稼地里,要去见大世面”,还让人捎回一千块大洋,堵得爹妈没法说啥。 跟着胡逸发,她先到了武汉。那时候的武汉多热闹啊,她凭着一张俏脸蛋和能说会道的本事,没多久就混进了军官太太圈。别的太太们聊首饰衣服,她能插得上嘴;聊时局新闻,她也能说几句独到的,很快就成了圈子里的红人。后来胡逸发调去南京办事处,她跟着去了首都,那社交场更了不得,达官贵人见了不少,从乡下丫头真成了别人嘴里的“向小姐”。 可她这心啊,就像填不满的坑。在南京待了没几年,她的目光就盯上了戴笠,或者说,是戴笠先注意到了这个不简单的女人。你说一个原本能靠男人安稳度日的女人,为啥非要趟军统这趟浑水?是真有报国心,还是骨子里就喜欢这种刀尖上跳舞的日子? 现在想想,那枚发卡上的水钻,在舞厅灯光下闪的光,到底是诱惑还是索命符?她后来在军统里又干了些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觉得这女人到底是传奇还是另有隐情?#水乡蓝旗袍影# #旗袍眼神魅力# #黑旗袍谍影# #向清影# #红星岁月影# #上海滩旗袍# #安笙渡影白#

0 阅读:0
历史拾荒人

历史拾荒人

重拼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