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特朗普的主持之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达成了历史性的和平协议,而备受争议的则是连接阿塞拜疆及其飞地的“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TRIPP)”(图中的红色实线)。那么到底有哪些地区国家对这条通道表示不满呢?又为什么不满呢?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走廊的性质。美国企业在这里主要会修筑三大项目:1是长达42公里的铁路和公路,形成贯通中亚、里海和土耳其的陆路通道; 2是能源管道,从而把里海的天然气能够直接运往欧洲,从而减少对于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3是通信和数据网络; 而为了确保这三大项目的顺利推进,美国自然要在这里确保一定的军事存在。早期,可能是借由私人安保公司的形式进入;而未来则不排除以美国或者北约驻军的形式,存在在这条走廊上。而这自然会对周边包括整个欧亚大陆带来极大的地缘政治冲击,也会成为美国势力渗透的一个重要支点。 首先,目前看来反弹声浪最大的就是伊朗,从图中也能看出,这条通道紧邻伊朗的西北部边境。美方一旦进入,不仅会对伊朗的边境安全造成实质威胁;而且也会切断伊朗经由亚美尼亚的石油外运通道,深化伊朗所遭受的封锁和孤立局面。 第二,另一个受损严重的恐怕就是俄罗斯。这不仅意味着高加索这个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已经被美国严重渗透,北约的军事部署甚至可以直接抵达里海沿岸。而随着里海油气资源改走这一新通道,将使得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杠杆进一步受挫。 第三,土耳其虽然表面上欢迎,但内心当中也不太满意。长期以来,土耳其希望自己能够掌握这条关键通道的经营权,但没想到这次被美国捷足先登。这不仅使得土耳其借助突厥语国家联盟,联通中亚的大战略受挫;同时也会使得这个地区陷入被美国主导的局面。而土耳其与俄罗斯、伊朗的战略互信,也可能因此受到削弱。 第四,从亚美尼亚内部的角度来看,其国内也有大量的反弹声音。很多观点认为,这不仅是对于国家主权的让渡。同时也是让亚美尼亚处在了美俄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上,也让高加索地区成为了当前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实际上对国家的整体安全是不利的。 最后,如果这条通道建成,显然也会分走中欧班列南线的一些运输份额,造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因此,特朗普尝试斡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和平协议,其意义远超于协议本身,而是借用高加索这样一个地缘政治杠杆,来撬动整个欧亚大陆的秩序变化。虽然这条通道未来能否建成仍然面临一定的变数,包括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在内的周边主要地缘政治大国都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围绕这个地区未来的竞合关系恐怕会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