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统一时会不会有部队起义?说实话,台军现有20多万人,志愿兵16万,其余全是义务兵,服役期仅4个月,4个月在大陆新兵才刚下连就退伍,哪来的战斗力?所以台军真正能打的也就十几万人,这十几万主战部队起义概率为零,他们的结局早已注定——不是被消灭,就是被俘虏! 台军的结构是美国那一套“文官控军”的缩小版,国防部长必须是文官,高级军官的作战命令还要经过文官签字,这种制度设计几乎堵死了部队临阵脱离指挥链的可能,日常训练、弹药分配、演习计划,全都得上报审批,没批下来就动不了。 前年汉光演习,一个旅级单位因为没提前三个月报备实弹射击计划被叫停,旅长还挨了处分,战斗力问题更是老毛病,义务兵延长到一年后,训练时间是多了,可成效并不亮眼,去年联勇操演时,一辆M60A3坦克直接被开进稻田,前不久海军驱逐舰反潜演练还把一群海豚当成潜艇发射训练弹,这种情况想象一下就知道,真打起来靠的是少数有经验的志愿兵。 那有人会说,历史上国民党军也有大规模起义,从傅作义、董其武到陶峙岳,这些人最后都成了推动局势变化的关键人物,没错,但那些起义背后的条件是政权失去民心、军事上无力翻盘、个人前途彻底断绝。 而现在的台军,虽然有个别飞行员投诚、义务兵巡逻“迷航”到大陆的案例,但距离成规模的集体行动还差得远。 民进党当局的路线让一些人心里不舒服,可他们被捆在体制里,缺少实际操作空间,要真指望靠台军起义来降低统一成本,这就像买彩票指望中头奖,可能有,但概率极低,那问题来了,你觉得台军真会在关键时刻大规模倒戈吗? 如果把目光放宽,就会发现,统一的节奏从来不靠小概率事件推动,而是靠实力、环境和民意一点点塑造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摆在那里,大陆的综合国力在拉开差距,两岸经济文化的渗透也在慢慢改变台湾社会的认知。 这种变化比一两次部队倒戈的冲击更持久、更有穿透力,台军有没有起义的可能并不是核心变量,真正的决定因素是台湾年轻人是否愿意被推上战场当炮灰,是岛内社会能不能看到未来发展的另一条路。 一个军队在没有明确政治目标的情况下,很难作出集体性的逆转选择,尤其是在高度受控的体制里,眼下的局面更像是温水煮青蛙,台军内部有人动摇,但多数人会被裹挟着走到终点。 统一那天,可能有人主动投诚,也有人被动放下武器,但结局早就写好,真正聪明的选择,不是等到那一刻才站队,而是提前想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一边,历史会奖励那些顺势而为的人,因为它从来不会为犹豫的人停下脚步。 你觉得在台湾统一的过程中,台军内部会先出现个别投诚,还是直接爆发集体倒戈? 参考资料:台海网——基层压力大、士官仍缺乏……台湾兵役延长执行半年弊端不断
台退役少将于北辰近日作客绿营电视节目,又给台军出馊主意:“中国大陆军机
【10评论】【5点赞】
用户10xxx69
那得看,战争状况是否是一边倒,如果我们攻台摧枯拉朽,那所谓的台军自然是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