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艺人吴宗宪接受采访时说:“真的很悲伤,很可怜。去了中国大陆,人家逼着你一样的问题,你哪一国人,你要不要表态”?他多次提到,台湾艺人去大陆后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尴尬,陶晶莹也表示,全世界有哪一个地方的人是像我们一样,表不表态都被骂?
吴宗宪在节目中叹气,抱怨台湾艺人因为现在的政治时局总被逼着表态,他的“闺蜜”陶晶莹也很快跟上,他们把这种处境形容为“全球独有”的挑战,好像怎么选都是错。
吴宗宪一边诉说为难,另一边却也曾在大陆节目里多次自然地说出“我们都是中国人”,甚至就“台海无中线”这类议题发表过看法。可他近期在访谈中一句“我有没有在台北去骂我们敌对的对方,一生没有”,又不经意间泄露了真实想法。
这句“实话”与他之前的立场反差巨大,瞬间点燃了舆论。有评论说,这不是嘴瓢,就是心里话。而“委屈”的陶晶莹,因为之前发表过对大陆某些争议言论和清晰的政治好恶,这让她的说法显得没那么有说服力。
如果说“表态”真有那么难,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台湾明星能够很清楚自己的立场,看着也不是那么难。这也就说明,“表态困境”可能本身就不是很难,只不过有些人想要两头好。
大陆市场对台湾艺人向来包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这份包容并非没有底线,那条清晰的红线,就是“一个中国”原则。爱国,从来不是一笔需要权衡的生意,而是一种本能。
吴宗宪曾经的旗下艺人,周杰伦,就是一个最直接的参照。出道二十多年,他在任何场合提到故乡,都会自然带上“省”字。
他的音乐里,《本草纲目》《双截棍》都散发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那句“华流才是最屌的”,更是民族自信的体现。没有人需要去“逼”他,因为他的作品、言谈和一举一动,早已将文化认同刻在了骨子里。
从公开表示“我国人”的欧阳娜娜,到理直气壮纠正主持人说法的王耀庆,再到高喊“我爱自己的国家天经地义”的老戏骨方芳,他们的发展都证明,一个清晰坦荡的立场,非但不是事业的阻碍,反而是一张赢得长久尊重的通行证。
张韶涵、王心凌等艺人在大陆市场的成功翻红与稳步前行,也印证了这一点。真正的困境,从来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源于内心的摇摆。
市场的反应,永远是最诚实的。大陆观众选择一位艺人,早已不只是娱乐消费,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所以艺人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摇摆不定终将会被淘汰。
近期吴宗宪部分商业活动遭到网友自发抵制,正如网友热评:“赚钱的时候喊‘同胞’,翻脸就说‘敌对方’,这操作太双标了。”
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想要得到两边的好,却忽略了文化认同才是合作的根基,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场,摇摆不定,不仅会落得两边不讨好。还会受到所有人的抵制。
说到底,文化交流的根本是人心相通,不是利益交换。当一个人真心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把阿里山和泰山都看作自家风景,把黄河长江当作血脉延续时,表达这份归属感就再自然不过了。
所谓的“两难”,只存在于那些内心摇摆、价值模糊的人心里。对于认同自己身份的人来说,这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个无需证明的、理所当然的答案。
这种中立背后,其实是精明的算计。他们来大陆发展,赚得盆满钵满,却不愿为自己的立场付出半点代价。不想被追问?那就别来。想两边讨好,最后往往是两边都不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