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不买菲律宾香蕉以后,菲律宾对中国的出口,现在越来越依靠“半导体芯片”,和煤炭矿产资源了。可这张新找到的经济底牌,正被美国亲手撕得粉碎。特朗普政府冷不丁宣布要对全球芯片加征100%的关税。 想当年,菲律宾的香蕉那可是在国际市场上风光无限,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那真叫一个吃香。2018 年的时候,菲律宾香蕉对华出口量超过 116 万吨,中国直接成了它最大的买家。那时候,菲律宾的蕉农们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辆辆装满香蕉的货车驶向港口,那场景别提多热闹了。 中国市场就像个大金库,给菲律宾的香蕉产业带来了巨额收入,不仅让蕉农腰包鼓了起来,还带动了运输、包装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可谁能想到,这繁荣景象说没就没了。中菲关系紧张以后,中国减少了对菲律宾香蕉的进口。再加上气候原因,菲律宾香蕉产量下降,价格也跟着涨了上去,而越南等国的香蕉趁机抢占了市场。 到 2024 年前 4 个月,菲律宾香蕉对华出口量直接减少了三分之一,市场份额被越南等国瓜分。曾经的 “香蕉大王” 一下子跌下了神坛,好多蕉农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只能望着烂在地里的香蕉叹气。 这时候,菲律宾的小马科斯政府坐不住了,他们觉得不能再一棵树上吊死,得换条路子走。于是,他们决定 “弃农从工”,把宝押在了半导体芯片和煤炭矿产资源上。 刚开始,这一招还真有点效果。菲律宾凭借着年轻且英语流利的劳动力,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来设厂,半导体出口额蹭蹭往上涨,2024 年达到了 390.9 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的 53.4%。 看着这些漂亮的数据,马尼拉的官员们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繁华背后藏着危机啊!菲律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干的大多是附加值低的组装与测试环节,利润本来就薄,全靠成本优势和稳定的出口渠道撑着。谁能想到,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所有非美国本土生产的半导体加征 100% 的关税。 这可真是晴天霹雳!那些在菲律宾设厂的跨国公司一算账,这关税一加,成本直接翻倍,根本没法赚钱了。于是,他们纷纷盘算着把生产线撤回美国,或者搬到其他免税地区。这对菲律宾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工厂一撤,成千上万的工人就得失业,外汇收入也会锐减,整个产业很可能陷入空心化。 再说说煤炭这一块。菲律宾其实是煤炭进口国,主要出口的是镍矿。菲律宾的镍矿资源丰富,而且离中国近,海运时间短,运输成本低,所以中国一直是菲律宾镍矿的主要买家。2022 年,菲律宾镍矿出口到中国约 34.3 万金属吨,占其产量的 71.9%。 按理说,这生意挺稳当的,可菲律宾自己却把它搅黄了。为了发展国内的镍加工产业,菲律宾开始研究对镍原矿石出口设立关税或禁令。这一下,中国的镍企也坐不住了,要么选择投资菲律宾的加工项目,要么转向其他国家采购。菲律宾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在这一片混乱中,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声音显得格外理性。她主张务实的经济政策,延续杜特尔特时期的对华友好路线,还提出了农业改革、扶持中小企业等民生计划。 她明白,把国家未来全部押注在别人身上是多么危险的事。可她的声音根本没人重视,小马科斯政府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走,在南海问题上搞小动作,还让美军扩大在菲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结果呢,不仅得罪了中国,还被美国当成了地缘政治的棋子。美国嘴上说要帮助菲律宾发展半导体产业,承诺投资 10 亿美元,可实际上,美国对菲律宾的投资一直不高,2023 年才约 10 亿美元,连泰国的一半都不到。这明摆着就是画了个大饼,忽悠菲律宾呢! 现在,菲律宾的经济就像一艘在风暴中飘摇的小船,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半导体产业被美国关税打得元气大伤,镍矿出口又自己给自己设限,再加上香蕉产业一蹶不振,马尼拉方面真该好好反思一下,当初这场豪赌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是短暂的繁荣,还是长久的危机?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博弈中,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地依附于别人,最终只能沦为别人的牺牲品。希望菲律宾能早日清醒过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别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美梦了。
林毅夫认为,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35%工业产值的大国,中国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