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乌克兰悬上胡萝卜了!
8月12日,欧洲理事会官网发布了一份由26个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联合签署的声明(匈牙利除外),核心内容有三点:一是强调乌克兰人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二是承诺继续给乌克兰提供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支持,三是明确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这份声明选在8月15日美俄阿拉斯加会谈前发布,这时机那可真是耐人寻味。
在我看来,这明显是欧盟在"抢话筒"。
美国要和俄罗斯谈乌克兰问题,却没带上欧盟,这让欧洲人很不安。历史上《慕尼黑协定》《雅尔塔协定》的教训太深刻——大国私下交易,小国利益往往被牺牲。这次欧盟抢先表态"乌克兰的未来必须符合欧洲安全利益",就是在警告美俄:别想绕过欧洲做决定。德国政府甚至直接放话,反对任何"骑在欧洲人头上的安排"。
这种焦虑可以理解,毕竟特朗普曾公开说"24小时就能结束俄乌战争",还暗示可能让乌克兰割地换和平。欧盟现在摆出26国一致的姿态,既是对外展示团结,也是给自己壮胆。
值得玩味的是欧盟对乌克兰入盟态度的转变。去年还说加入欧盟是"漫长过程",现在却松口"继续支持"。
要我说,这背后当然是有现实算计:首先,俄乌战争长期化让欧盟意识到,光给武器不够,得用"欧盟成员国"这个胡萝卜才能长期绑定乌克兰。冯德莱恩说乌克兰可能2030年前入盟,虽然听着像画大饼,但至少给了泽连斯基政府一个盼头。
其次,美国现在对乌援助存在变数,欧盟得提前做准备——万一美国真的撤梯子,欧洲得自己接住乌克兰。
再者,欧盟内部极右翼势力抬头,趁着主流政党还能掌控议程,赶紧推进关键决策。比如去年比利时6月轮值欧盟主席时,就火速通过了启动乌克兰入盟谈判的原则性决定,明显是防着下个接任的匈牙利使绊子。当然,现在早都轮到丹麦当主席国了!
而说到匈牙利,欧尔班政府这次又唱反调。他反对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不能让欧盟卷入战争""会榨干欧洲财政",但细想就有私心。
匈牙利长期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去年还因反对制裁俄罗斯被欧盟冻结了220亿欧元资金。欧尔班嘴上说"为了欧洲",实则盘算着国内政治和经济账:一边用反移民、反乌克兰的立场讨好民族主义选民,一边保住与俄罗斯的能源生意。
他估算俄乌冲突已让匈牙利损失200亿欧元,若再让乌克兰这个穷兄弟来分欧盟补贴(乌克兰人均GDP只有欧盟平均水平的1/3),匈牙利农民和企业的福利肯定缩水。这种"自家菜园子优先"的心态,在欧盟内部并不罕见,只是欧尔班表现得更赤裸裸。
至于乌克兰真能加入欧盟吗?我的看法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论上,乌克兰要采纳欧盟8万页法律条文,完成司法改革、打击寡头、保护少数民族等要求。阿尔巴尼亚等了8年,北马其顿等了17年,都没能正式入盟,乌克兰凭什么插队?
更现实的问题是,欧盟法律禁止接纳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除非战争结束,否则连入盟谈判都没法启动。眼下欧盟的声明,更多是给乌克兰打气,顺便给俄罗斯施压,离真正的成员国资格还差十万八千里。
说到底,这份声明是欧盟在复杂棋局中的一步防守棋。既防着美俄私下交易,又防着乌克兰士气崩溃,还得防着内部被匈牙利这样的"刺头"搅局。
但声明再漂亮,也掩盖不了一个残酷事实:乌克兰的命运,终究掌握在大国博弈的手中。欧盟能给的支持有限,而战争每多打一天,乌克兰离"欧洲梦"的实现就可能更远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