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

提莫说热点 2025-08-13 11:12:45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北京城飘着初春的寒意,61岁的梁思成躺在病榻上,瘦削的面庞泛着不健康的潮红。 守在床边的林洙轻轻掖了掖被角,这个比她年长27岁的丈夫在睡梦中突然呢喃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徽因"。 林洙的手顿在半空,指节因连日操劳泛着青白,此刻却微微颤抖起来。 病床上的梁思成并不知道,他无意识的呼唤像根细针,扎进现任妻子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林洙望着窗外未化的积雪,想起十四年前那个冬天。1958年她第一次走进梁家,是作为林徽因的学生来帮忙整理资料。 那时林徽因去世三年,梁思成书桌上的相框里还摆着他们测绘古建筑时的合影,照片里穿着旗袍的女子笑得明媚,完全看不出是带病坚持工作的病人。 梁思成醒来时,看见林洙红着眼眶在整理药瓶。他忽然握住妻子布满冻疮的手:"刚才梦见和徽因在山西找佛光寺,她非要爬梯子量斗拱,我在下面扶着梯子,怕她摔着。" 林洙的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她终于明白丈夫喊的不是旧情,是放不下的牵挂。 就像她每天给婆婆熬药时,老人总念叨"徽因最爱喝我炖的梨汤",那不过是母亲对早逝女儿的本能惦念。 这段相差27岁的婚姻始终活在争议里,1962年他们结婚时,梁思成收到无数劝阻信,连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都摔过茶杯。 但真正让林洙难过的不是外界眼光,是她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走不进梁思成心里某个上了锁的房间。 直到有次整理丈夫笔记,看见泛黄的测绘图上并排签着"梁思成 林徽因",下面还有行小字:"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1937年7月5日"。 那天他们确认这座唐代木构建筑的存在,改写了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已无唐代木构的论断。 林洙开始理解,有些羁绊早已超越爱情。她记得梁思成说起1937年,他们为躲避战火带着营造学社资料南迁,林徽因肺病发作还坚持整理数据。 在李庄的油灯下,两人裹着棉被校对《中国建筑史》手稿,冻僵的手指经常被纸张划出血口子。 这种在学术苦旅中淬炼出的情感,就像他们发现的那些古建筑榫卯,咬合得太深,时间也拆不散。 病中的梁思成越来越瘦,枕巾上总落着花白头发。有天他精神稍好,突然要林洙取来书柜顶部的铁盒。里面是林徽因1950年参与设计国徽时画的草图,边缘还沾着墨水渍。 "她总说等新中国建设好了,要重修《营造法式》注释本。"梁思成摩挲着图纸,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现在......"林洙默默递上温水,把后半句"现在她看不到了"咽了回去。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在弥留之际突然清醒,要人扶他到书桌前。他颤抖的手已握不稳笔,却坚持在稿纸上画了朵莲花。 林洙后来在整理遗物时发现,林徽因1932年考察河北独乐寺的笔记里,也画过同样的图案。 那年他们在暴雨中保护测绘仪器,林徽因笑着说古建筑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历经劫难终会重生"。 葬礼上,林洙把两人生前最爱的《中国建筑史》放进棺木。这本书的扉页上,梁思成在"作者:梁思成"后面,用钢笔添了"林徽因"三个字。 有记者追问她是否介意丈夫与前妻合著,林洙望着八宝山苍翠的松柏:"他们测过的古建筑,哪座不是历经多次重修?每次修缮都是新生。" 对此,您怎么看呢? 信源核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官网《梁思成与林徽因年表》 《梁思成全集》第九卷附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佛光寺发现80周年纪念文集》 央视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

0 阅读:0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