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3阅兵在即,日本却决定打破惯例。首相石破茂做了一件他前任们30年来都不敢做的事,不道歉、不纪念、不反省! 就在中国紧锣密鼓筹备盛大的9.3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之际,隔海相望的日本政坛却爆出令人愕然的消息。 首相石破茂政府正秘密协调,计划打破一项延续近三十年的政治传统,不在今年8月15日终战纪念日或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关键节点,发表任何包含历史反省内容的首相书面谈话。这姿态,瞬间引爆了国际舆论的漩涡。 回溯历史,自1995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在战后50周年发表深刻反省侵略罪行的村山谈话起,每逢十周年,都会由日本首相代表政府发表正式反省谈话,已成为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政治传统。 小泉纯一郎在战后60周年、安倍晋三在70周年,无论其谈话的具体内容和诚意如何,形式上均延续了这一做法。 但石破茂此番史无前例的静默,是过去三十年来日本领导人在重大战争纪念节点上的首次彻底失声。 那么石破茂为何突然打退堂鼓呢?导火索正是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的惨败,这场失利让石破茂在党内的根基摇摇欲坠,逼宫之声此起彼伏。 自民党内部强大的保守势力,历来将任何涉及战争责任的反省和道歉视为自虐史观,他们顽固地认为这只会开启无休止的赎罪循环,甚至恐惧会引发中韩国民对日本企业的索赔浪潮。 还有安倍晋三留下的政治遗产,2015年的安倍谈话及其后代无需背负道歉宿命的核心论调,更被保守派奉为圭臬,成为压制任何新反省声音的挡箭牌。 就当石破茂最初考虑通过设立私人咨询机构、审视历史并发表个人见解的消息传出后,日本网络空间瞬间被“不准道歉”的声浪淹没。大量网民指责这是自虐,是主动加重负担,要求拒绝自虐史观。 更有极端言论发出赤裸裸的人身威胁,声称若石破茂胆敢向中国道歉,将面临生命危险。 在这样情况下,本想借此展现某种反思姿态的石破茂,面对这股裹挟着民粹和非理性的民意,最终选择了政治自保式的退缩。 然而,国际社会的反应迅速而尖锐,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日本试图蒙混过关的幻想。消息一经披露,韩国外交部高级官员金烘均便连夜紧急召见日本驻韩大使,要求日方作出明确解释。 中国外交部则掷地有声地提出三个停止,即停止美化侵略历史、停止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停止损害邻国互信,严正敦促日本政府必须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东南亚主流媒体更是将此事置于国际版面的头条位置,配图直指1945年清算日本战争罪行的东京审判场景,无声胜有声。 石破茂本想以沉默规避国内政治风险,结果却陷入内外交困、两头不讨好的窘迫境地。这出政治闹剧的背后,潜藏着日本社会更深层次、更危险的历史认知扭曲与地缘政治投机。 正如中国学者高志凯所尖锐指出的,日本国内甚嚣尘上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论调,荒谬绝伦且包藏祸心。 这种论调首先是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公然背叛与践踏。试问,一个宪法禁止海外用兵的国家,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叫嚣介入他国内部事务? 因此,这实质上是日本某些政治势力主动迎合外部力量,甘愿跳入他人预设的地缘政治陷阱,将自身民族命运绑上危险的战车。日本经济界的忧虑同样清晰可闻,现实利益的考量本应促使政府更加务实。 丰田、本田等制造业巨头的股价已因地区关系紧张而承受下行压力,多家汽车制造商私下抱怨对华业务可能受阻,例如担忧中国地方政府的审批流程会因此延迟。 改善与中韩这两个重要近邻的关系,本是保障日本经济利益的务实之选。然而,在强大的保守势力和扭曲的民意面前,沉重的历史幽灵和政治算计显然压倒了现实的经济理性。 石破茂最终的沉默选择,本质上是政治生存本能对历史道义责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妥协,赤裸裸地暴露了当代日本社会在历史问题上的集体性回避、认知扭曲和深刻的战略短视。 八十年前那场由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其惨痛教训本应成为刻骨铭心的共同历史记忆。 石破茂在所谓民意的钢丝上步步退却,让这份沉重的历史加速滑向被刻意遗忘的深渊。这份打破惯例的沉默,绝非明智的避让,而是对历史正义的背叛和对未来和平的严重透支。 参考资料: 日本战败80年 石破茂考虑取消重要惯例—— 新京报2025-08-02 高志凯:石破茂应在战后80周年谈话中承诺,“日本永不再发动战争”——观察者网 2025-08-06
终于找到答案了!日本为什么死不承认二战时的侵略罪行?2007年,日本甲级战犯东条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