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有一次在常德德山下组织士兵进行徒手格斗练习时,突然从山林中冲出了一只猛虎,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8-13 11:33:27

冯玉祥有一次在常德德山下组织士兵进行徒手格斗练习时,突然从山林中冲出了一只猛虎,大家正徒手格斗都没带枪,只有一名连长身上有枪,连开数枪却没有打死老虎,眼看着老虎就要扑到士兵中去了。     1918年,湖南常德德山脚下,冯玉祥的士兵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徒手格斗训练,突然,山林中一阵骚动,一只体型庞大的华南虎猛地窜了出来。     当时士兵们正在专注于训练,谁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突发情况。     这只老虎显然是被训练的动静惊扰,从山林深处跑了出来,其体型巨大,体长八尺有余,身上的条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老虎的出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在当时的常德,虽然山林中偶尔有老虎出没,但像这样直接闯入训练场地的情况却极为罕见。     士兵们大多徒手,只有一名连长身上带着枪,连长迅速掏出手枪,瞄准老虎连开数枪。     但老虎并没有被打死,反而被激怒,更加凶猛地向士兵们扑来,这一幕让在场的士兵都吓坏了,大家都在想,为什么连长多次开枪都未能命中老虎?     当时的手枪型号多为毛瑟式,有效射程较短,精度也不高,在紧张的情况下,连长的命中率自然更低。     面对危险,冯玉祥并没有慌乱,他迅速组织士兵们围成一个圈,将徒手的士兵保护在中间,同时他命令其他士兵寻找武器,准备与老虎搏斗。     在这关键时刻,赵登禹挺身而出。     赵登禹身高一米九,孔武有力,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自幼习武,武艺高强,面对老虎毫无惧色。     赵登禹抄起一根木棍,冲向老虎,与老虎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老虎的利爪和尖牙虽然厉害,但赵登禹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高超的武艺,巧妙地避开了老虎的攻击。     他瞅准时机,一棍狠狠地打在老虎的头上,老虎被打得头晕目眩。     就在这时,其他士兵也纷纷赶来支援,他们用手中的武器攻击老虎,老虎逐渐体力不支。     最终,老虎被士兵们合力击毙,战斗结束后,士兵们将老虎拖回营地。     冯玉祥命人将老虎的肉分给士兵们食用,据说虎肉味道鲜美,煮时香闻数里,他还将虎骨制成药酒,分送给朋友。     他还特意请来常德城里的照相师傅,拍下了一张经典照片,只见赵登禹跨坐虎背,左手揪住虎耳,右拳高扬如战神。     冯玉祥挥毫在照片上题写“打虎将军”四字,自此将这位山东好汉调为贴身护兵。     1933年长城烽火燃起时,昔日的打虎将军已成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一〇九旅旅长。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铃木师团,他亲率大刀队夜袭喜峰口。     寒夜中,赵登禹拖着未愈的枪伤腿疾行在山脊,五百壮士紧随其后背负大刀手榴弹。     凌晨时分,当大刀劈开日军帐篷时,侵略者才惊觉“明治大帝练兵以来的皇军名誉”正在崩解。     此役歼敌千余,炸毁大炮十八门,创九一八事变后首次大捷,作曲家麦新受此鼓舞创作的《大刀进行曲》,从此响彻华夏大地。     四年后的南苑战场上,已是第一三二师师长的赵登禹遭遇日军伏击。     他乘坐的汽车在大红门附近被炮弹掀翻,双腿炸断。     弥留之际,这位曾徒手毙虎的将军对传令兵嘱托道:“回去告诉我娘,忠孝不能两全...”     话未竟而气已绝,君去时年方三十九岁。     他成为全面抗战中首位殉国的师长,此后,北平市民将他殉难的道路命名为“赵登禹路”,让打虎精神永驻神州。

0 阅读:369

评论列表

阳光

阳光

5
2025-08-13 23:21

国家英雄!

猜你喜欢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