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生毕业干教培,看职业的波动性。 如今,在北上一线大城市,教培成了掘金重地。那天听我侄子小志说他的一位师哥,就去干教培了,研究生毕业之后一头扎入教培岗,说一年先挣他个一百万,干上五年,然后提钱回家,再战考公。 其实这两年教培收费的水涨船高,尤其是高级家教的市场爆火,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很多高净值家庭,不打算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了,起码不打算早早把他们送走。以甚至于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许多以出国留学为目的的私立学校都生源枯竭了。 在高净值人群的酒桌上,对未来国际形势的展望,以及对国内国外教育对比,好多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还是愿意把孩子留在国内,接受严苛的精英教育。 当然,另一方面,去国外镀金如今意义不大。除了极少数专业,而往往这极少数专业的门又被对岸的学校给关上了。绝大多数。比如说人文社科类,你就是学来之后,也会被很多人以为你是弯道超车,逃避高考。 哎,我认识的好几位家长都为此很愤愤,明明孩子很出色,能够上一本,这下可倒好,帝国理工不如大连理工,纽约大学不如天津大学。唉,哪说理去?你跟他说国际排名,人家不认。 再有很多企业家,反应把孩子送出去搞了个名校头衔,但回来之后发现孩子飘空中是个半吊子,一干起实操来,根本就不摸门! 说白了就是与中国国情不接轨,那这怎么接班? 有个家长感叹到:整个一个假洋鬼子,我跟他说点什么中国国情的事,他表示听不懂,甚至还觉得应当按他说的办。 所以呀,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家庭也让孩子留在国内卷了,因为他们发现在这个星球上,只要想出类拔萃都得卷,无论在哪。 而这也就一下子把教培行业的收入天花板给推高了,教培成了继金融之后另一个年薪百万的阵地。 对了,前几年爆火的金融业,如今却迎来了一片降温,据我的另一个侄子跟我说。对。我这人侄子多。 即便是在三中一华,如今能挣上到手50万就不错了,但问题当下这些入职的小朋友个个神通广大,学历极高,都是家长花重金和人脉砸出来的,也就是说,一只胖胖的金母鸡一撅屁股下了个铁皮蛋,投入产出比不合适。 当然了,一说到就业,很多人张嘴就是考公,但实际上你以为那条路那么好走?先不说,只有少数985才能够享受的选调机会,就说普通的国考省考那是多少里面选一个?前一阵我听说就连一个二线城市,一个普通的司法岗,录取比居然是68比一。 而这愣被称为:好考,速来! 再有,很多考力非常强的大神对于考公这块还真是有点犹豫,因为如今除了中直省直单位之外,绝大多数公务员岗不提供住房,那也就是说还得考虑一下本地房价呀。 我认识个小伙子,入职天津司法岗,但问题是,月薪到手不到万,房子依然是蓝图,你说这可咋整?而且这小伙还是农村出来的,家境很一般。不过还好,老天开眼,鉴于他手里资源这么少,于是一张清俊的面孔,1米78的个头,就被心疼他的,老天爷给安排上了。这不最近他与一个有3套房的本地姑娘,喜结良缘了,小伙子可算是舒了口气。 除此之外,被很多人热衷的国央企。HR在遇到一些家庭条件普通的18线小城学子时,也会善意提醒: 我们这儿的薪资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在工作干了十年的,也就是20万,至于住房,你还得自己解决,要知道这是帝都啊。 于是呢,如今很多小伙伴就干脆把牙一咬,把这些选项全都划了,咱先给家里挣笔回头钱吧,我都读到博了! 就这样,他们或投身于上市公司或进入民营企业,反正就是哪儿高薪奔哪。 他们的口号是:大概两千天,攒足100万! 我就知道一位小伙子,上大厂了。年薪30万。就住在合租屋,一个八平米带阳台的小房间就是它的栖身之所。柜子里放着几件优衣库,衣裳桌子上搁着个帆布。每天他低调出门低碳交通,在单位管饭的情况下,这小伙一个月的花销不超过一千元! 一月两万多就花八九百,我是真佩服他,但他呢,却苦笑一下,说道:咱不是白手起家,没积累吗? 对此,老伴儿说不新鲜,他们单位的小伙老抠,都是来天津两年之后,才去了趟著名的景点五大道,为啥呢?因为在这之前没时间,除了白天上班之外,晚上他还帮一家公司写代码,白天上八个小时,晚上干四个小时,哪有时间逛闲街。 老抠既然选择了稳定的国企,他说他就得把副业整起,否则五年,攒出50万,买房上车娶媳妇的KPI完成不了。 还说那个清华的大神师哥。他的KPI要宏大的多,毕竟人家是顶尖学府,在奥赛里取得过成绩的人呀! 他说干完五年,看看行情,要是好再干三年,要是一般就提钱跑路。回家考公,然后在体制内安享余生。 大神说了,甭管考公多少比一,只要是给放出个一个指标,那就是我的。 我问小志,这位高考多少分?是状元吗?谁知小志呵呵一笑,说,人家优秀。既没参加过高考,也没参加过中考,一路保送。 凭借着奥赛成绩,清华加北大,都在他的门前等回话。 哎在北京名校圈子里。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被称为优秀。让普娃光剩太自卑了。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清华这下彻底栽了,或将跌落神坛!所谓千山万水过独木桥,能考上清华的无一不是天之
【271评论】【1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