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和秘书高智一行人在工作完后,外出吃了顿羊肉泡馍。就在结账时,才

1956年,毛主席和秘书高智一行人在工作完后,外出吃了顿羊肉泡馍。就在结账时,才发现出来的急,没带钱,大家齐齐看向毛主席,谁料毛主席竟两手一摆:不要看我,出门我从不摸钱。

1956年冬,毛主席带着秘书高智等几位工作人员外出,想寻点吃食暖暖身子,然而吃完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准备结账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大家面面相觑,竟都未带钱。

当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聚焦到主席身上时,毛主席坦然摊开双手,一句带着湖南乡音的实在话化解了现场的局促:“莫看我嘛,我出门是从不带钱的哩。”

随后,警卫员赵凤池立刻自掏腰包结了账,不过,这件小事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传了下来。

早在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不久,毛主席便明确给自己定下了这条规矩。

彼时,新生的红色政权根基尚浅,百废待兴,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清醒地认识到,权力的边界必须清晰,个人绝不能染指经济事务,这是防范腐化、维护队伍纯洁性的重要基石。

于是,这条由他亲手划下的红线,从此伴随他的一生,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194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冲破重重封锁访问延安,毛主席尽己所能热情款待。

然而,当陈嘉庚看到毛主席窑洞里仅有的几件简陋家具,看到这位中共领袖身上那件打着补丁的棉袄,尤其是得知毛主席宴请他,那顿“奢侈”的农家饭菜所用的两角钱,竟然还是从他微薄的津贴里扣除时,陈嘉庚的内心深受震撼。

此事过后,陈嘉庚感慨万分,将延安的所见所闻与重庆的铺张浪费相比,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而这顿意义非凡的宴请,其费用从个人津贴中扣除,正是毛主席“不摸钱”原则,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1959年视察济南,随行人员临时借用当地一张地毯铺于列车会议室,他得知后立即要求折价付款,坚决不占公家一点便宜。

更令人动容的是,对于各地出于敬仰赠送的土特产,从湖南的腊肉、武昌鱼,到山东的大葱、水果,他均视为不当所得,或退回,或坚持照市价付款。

解放初期,一些亲属、故旧写信,希望能借助他的影响力,获得一些工作安排或照顾,毛主席对此态度鲜明,他回信谆谆告诫:“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 “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

他深知,领袖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丝一毫都不能用于为个人或亲友谋取私利,这与他“不摸钱”的原则,在精神内核上完全一致。

而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既是这崇高纪律的制定者,更是其最忠实的守护者。他们深知,革命者手中权力来自人民托付,一丝一毫的滥用,都是对这份信任的亵渎。

那一句“出门从不摸钱”的坦然,正是对公权力最本真的敬畏与戒惧——它不该、也不能与私人领域有任何模糊地带。

如今,当我们回望这碗1956年的羊肉泡馍,它的滋味早已超越食物本身。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