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被中国拒绝办奥运给骗了!中国不愿意接2036年奥运会,根本不是怕花钱或者没能力,实际上是想把钱和力气都攒在更紧要的地方。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最近国际奥委会主席柯丝蒂·考文垂放出话来,说11月要访华,推动中国申办2036年奥运会,可咱们官方早就明确表态:青岛等城市根本没申请,现阶段也没这个计划。
为啥放着现成的场馆和丰富的经验不用,且听我细细拆解。
想当年北京奥运会,那可是举国欢腾的大事,咱花400多亿美元,建了鸟巢、水立方这些世界级地标,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基建实力和组织能力。
那时候咱们确实需要通过奥运证明自己——就像穷人家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得摆个升学宴让街坊邻居瞧瞧能耐。
可如今不一样了,咱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高铁里程世界第一,5G基站占全球60%以上,再靠办奥运“长面子”,早就是过去式了。
现在的奥运会,早成了烫手山芋。
东京奥运会预算73亿美元,最后花了200亿,光门票就亏了52亿人民币;里约奥运会更是留下131亿美元债务,场馆杂草丛生,政府还得还30年债。
就连2024年巴黎奥运会,虽说主打“节俭办赛”,预算还是从80亿涨到110亿,塞纳河清污就花了15亿。
如此大的成本开销摆在眼前,哪个国家还敢轻易接盘?
但国际奥委会也知道,中国是“香饽饽”,又是派主席访华,又是暗示咱们可以搞多城联办分摊压力。
可咱们心里明镜似的:就算复用鸟巢、水立方,光安保、交通、志愿者培训这些隐性成本,就得几十亿。
更关键的是,现在老百姓更关心房价能不能降、看病贵不贵、孩子上学难不难,把钱砸在奥运这种短期风光的事上,那才是真的“捡了芝麻丢西瓜”。
有人可能要问:咱们有现成的场馆,组织能力又强,为啥不能再办一次?
你看东京奥运会上,日本网球名将大坂直美,因为输球被网暴“滚回美国”,韩国射箭选手安山因为短发造型被骂“不像女人”;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选手陈梦夺冠后,居然被自家粉丝嘘下台,甚至有人编造教练黑幕。
这些例子说明,现在办奥运早不是单纯的体育盛会,稍有不慎就会被舆论反噬。
咱们国家现在的重心,早转到其他核心项目上了。
就说“双碳”目标,鄂尔多斯建了个“零碳机场”,用光伏、储能、地源热泵等技术,每年能减碳1.3万吨,能耗比传统模式低72%。
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光动力电池项目,就吸引了海辰储能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就业上万人。
这些实实在在的绿色转型,可比办奥运带来的短期流量重要得多。
再看乡村振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确保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甘肃张掖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滴灌技术让亩产提高30%;四川凉山的光伏扶贫项目,不仅发电卖钱,还在光伏板下种起了中药材,一亩地能多赚2000块。
这些钱要是拿去办奥运,还能解决多少农民的增收问题?
更关键的是,咱们国家现在更讲究“精准花钱”。
2008年办奥运,那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现在不办奥运,是“把刀刃磨得更锋利”。
就像一个家庭,孩子考上大学时借钱摆宴是无奈之举,但等孩子工作稳定了,把钱存起来买房、投资教育,才是长远之计。
咱们国家现在要解决的,是芯片“卡脖子”、养老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深层次问题,这些事办好了,比办十次奥运都强。
有人可能会怀疑:“不办奥运,国际影响力会不会受到波动?”
这个只管放心,咱们的国际形象早就不靠奥运撑着了。
“一带一路”倡议让150多个国家受益,疫苗援助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比任何体育盛会都更能赢得尊重。
更何况,国际奥委会自己也在改革,鼓励节俭办赛、多城联办,但就算这样,咱们也得算清楚账——毕竟,花自己的钱,得让老百姓得实惠。
这么看来,中国拒绝申办2036年奥运会,不是“办不起”,而是“不想办”。
咱们已经过了靠大型活动刷存在感的阶段,现在更看重的,是把钱花在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上,花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上。
这种清醒和理性,恰恰是大国自信的体现。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率性而活
棒子非常想办2036奥运会,最近网上水军很多,都是鼓噪当年奥委会刁难中国的言论,其实是棒子怕中国也提申请,棒子就没戏了,所以我们就是不办也要把棒子的美梦搅黄,还不如全力支持阿三办奥运会,让阿三欠我们一个人情,阿三办好了耗费国力,办废了全世界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