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觉得学数学的保研就是继续读数学、教数学、搞数学? 并不是,数学专业的出路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多、要广得多。而且很多数学专业学生毕业去的地方,表面上跟“数学”两个字没啥关系。 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是很多交叉学科的底层语言,你数学功底强,逻辑思维好,就能跨到很多比数学更有前景、更好就业的方向。真正聪明的数学人,早早就规划好了,保研的时候直接跨出去了。 先说,如果你不打算跨专业,那数学专业保研的常规方向就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方向课程难度大,科研偏理论,适合做学术读博,最终进高校或者体制单位。 但是,如果你不想走科研这条路,不打算长期搞理论,那我建议你尽早谋划跨方向。数学专业最值得跨保的三个方向是什么呢? 第一个,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方向。数学的概率论、最优化、信息论基础,天然适合机器学习算法建模。很多AI硕士项目明确欢迎数学和统计背景的学生。但注意,别人不是因为你是数学系就录取你,他们要的是会建模、能编程、有项目经历的数学人。所以Python、算法题、数学建模竞赛,这些最好提前准备好。推荐的院校有清华AI研究院、北航、浙大、电子科大、哈工大、华中科技大学等等。 第二个,金融数量经济风险管理方向。这些项目特别喜欢数学功底强的人,尤其是数量金融。像复旦泛海、上交高金、北大光华、人大财政金融、上财金融,每年都有不少数学系的学生保过去。但是这些项目对英语要求高,很多还要看你的实习经历、数据分析项目,所以要提前布局。 第三个,统计数据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这是数学专业最稳妥、接受度最高的跨保方向。它和数学贴近,更强调落地能力,对英语和实习要求没那么高。有数学建模、R语言相关经历就很加分。推荐的院校有人大统计、北师大、上财、复旦大数据中心、华东师大、中山大学统计学院等等。 那问题来了,哪些学校的数学专业学生可以不用卷科研,不用发论文,就能保到这些地方呢?北大、复旦、国科大这三所学校的学生,申请清北复交的统计、AI金融项目,基本不需要硬性论文,只要排名够,材料好,横向保研的接受度就非常高。 再往下是浙大、南大、中科大、南开、山大、华中科大、西交、吉大等等。这些学校的学生需要论文,但不需要高水平论文,有项目经历,或者参与过科研就够了。但如果这些学校的学生想要冲刺前面提到的那三个方向的顶尖院校,那就得补充科研成果了。 而其他数学没有那么强的院校,还想保到这里去,科研成果就得再上一个档次,至少要有带导师署名的项目、EI论文、核心刊,否则很难说服对方导师给你发offer。 所以,总结一下,学数学不等于只能搞数学,数学是最适合跨出去的专业之一。你能不能走出去,不光看你会不会算,还要看你出身在哪所学校,项目有没有提前准备,科研方向是否对口。如果你是A类顶尖数学院校的学生,方向选对了,基本可以无痛保研。如果你想逆风翻盘,从中部或者双非院校数学专业冲到清北复交,那科研论文就是你必须亮出的王牌。
给学生补数学学生没学会,学生她妈旁听学会了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