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宫中频频被盗,案子迟迟不能告破。康熙帝龙颜大怒,将宫内护卫处决了一大批,可仍然盗贼不止,就在这当口,浙江绍兴府的镖师黄三太,进京朝见康熙,竟然夸下海口,如让我负责宫内护卫,保证盗贼绝迹! 康熙二十三年冬,近半年来,宫中频频发生盗窃案,先是太后寝宫的金累丝嵌宝石簪不翼而飞,接着御书房内康熙常用的玉如意失窃,更离谱的是,连存放贡品的广储司都丢了一箱西域进贡的夜明珠。 负责宫内护卫的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下令封锁宫门,对宫内上千名侍卫、太监、宫女逐一排查,可查来查去,不仅没抓到盗贼,反而又接连丢了几件珍宝。 消息传到康熙耳中,这位平日里沉稳睿智的帝王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在乾清宫大发雷霆。 “朕养着你们这群护卫,是让你们守护紫禁城的!如今盗贼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横行,你们却连个人影都抓不到,留着你们何用!” 鄂伦岱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大气都不敢喘。 最终,康熙下旨,将负责看守失窃宫殿的二十多名护卫处决,可即便如此,宫内的盗窃案依旧没有停止。 就在康熙愁眉不展,满朝文武束手无策之际,一则消息传到了京城:浙江绍兴府的著名镖师黄三太,因护送一批重要的贡品安全抵达京城,即将得到康熙的召见。 黄三太在江湖上名声赫赫,他一手创立的 “振远镖局”,多年来护送货物从未出过差错。此次他护送的贡品,是浙江巡抚为讨好康熙,特意搜罗的一批珍贵字画和玉器。 途中不仅遇到了山匪拦截,还遭遇了暴雨冲毁道路,可黄三太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机智,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按时将贡品送到了京城。 浙江巡抚在奏折中对黄三太赞不绝口,称他 “武艺超群,胆识过人,有勇有谋”。康熙正为宫盗之事心烦,听说有这样一位能人,便决定召见他,想看看这位民间镖师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对于宫中盗窃这件事,黄三太闻言,心中顿时有了想法。 但他也自信凭借自己多年的护镖经验,一定能抓住盗贼。于是,黄三太再次叩首,语气坚定地说:“皇上,草民斗胆,若皇上能让草民负责宫内护卫,草民保证,不出十日,定将盗贼擒获,让宫内盗贼绝迹!” 康熙见黄三太信心满满,便下定决心:“好!朕就信你一次!即日起,你暂代宫内护卫统领之职,宫内所有侍卫都听你调遣,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得到康熙的应允后,黄三太立刻开始行动。他没有像之前的护卫那样,盲目地封锁宫门、排查人员,而是先仔细查看了几处失窃的地点。 接着,他又来到御书房和广储司,同样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御书房的门缝处有油脂的痕迹,广储司的墙角有一个小小的洞口,洞口周围的砖石很新,像是刚被挖开不久。 查看完失窃地点后,黄三太召集了宫内所有的侍卫。 黄三太接着开始部署:“第一,从今天起,所有侍卫分成三班,轮流在宫内巡逻,每班巡逻时,必须两人一组,相互照应,不得单独行动。巡逻路线要每天更换,不能让盗贼摸清规律。” “第二,重点看守广储司、太后寝宫、御书房这几个地方。在这些地方的周围,多安排人手,白天密切观察来往人员,晚上每隔一个时辰就巡查一次。另外,在广储司的墙角,派人暗中埋伏,注意观察洞口的动静。” “第三,对宫内所有人员进行登记,但不要大张旗鼓地排查,以免打草惊蛇。重点关注那些近期行踪诡异、神色慌张的人,尤其是身形瘦小、动作敏捷的。” 接下来的几天,宫内风平浪静,没有再发生盗窃案。 到了第七天晚上,轮到侍卫李泰和王勇巡逻。他们按照黄三太的安排,在广储司附近巡逻。突然,李泰发现广储司墙角的那个小洞口有动静,他立刻示意王勇不要出声,两人悄悄地躲在一旁观察。 不一会儿,一个瘦小的身影从洞口钻了出来。那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两只眼睛。他动作敏捷地来到广储司的门口,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铁丝,轻轻一挑,门锁就开了。 就在那人准备进门的时候,黄三太带着几名侍卫从暗处冲了出来,大喝一声:“盗贼,哪里跑!” 那人见状,吓了一跳,转身就想从洞口逃走。没等那人跑到洞口,就被埋伏的侍卫拦住了去路。 黄三太让人把盗贼脸上的黑布摘下来,众人一看,都愣住了。原来,这个盗贼竟然是宫内的一个小太监,名叫小禄子。他们一伙人联合起来,监守自盗。 康熙想要给他赏赐,可是黄三太不要。康熙有些不解:“黄镖师,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能不要赏赐呢?朕可以封你为领侍卫内大臣,让你掌管宫内所有护卫,你看如何?” 没想到,黄三太却摇了摇头,语气诚恳地说:“皇上,多谢皇上的厚爱。但草民常年行走江湖,自由惯了,实在不习惯宫内的规矩。而且,草民的‘振远镖局’还有许多兄弟等着草民回去,草民不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就丢下他们不管。” 康熙听了,心中十分感动。朕赐你黄金千两,绸缎百匹,另外,朕再给你一块免死金牌,以后不管你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凭此牌免罪。” 此后,黄三太智擒宫内盗贼的故事,在江湖上广为流传,“振远镖局” 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康熙年间,宫中频频被盗,案子迟迟不能告破。康熙帝龙颜大怒,将宫内护卫处决了一大批
小说红楼
2025-08-15 16:34:13
0
阅读:137
恨水
编的一句真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