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年,和尚原之战,金军将领约吴玠下来单挑,一决胜负。吴玠派2位将领出战,几个回合不到,就被金军斩杀。接着,曹武请求出战,以智取胜。 那是南宋刚刚立国不久的时候,北边的金军刚在富平打了一场大胜仗,把宋军打得稀里哗啦,18万大军溃败,眼看着整个西线就要崩盘了。 金军气势正盛,统帅完颜宗弼,也就是后来让岳飞头疼不已的金兀术,率着十万大军一路南下,目标直指四川。 这一路上几乎没人能挡他们。张浚一看不妙,赶紧把手下的吴玠调去守和尚原,让他收拾富平败军,死守这道关口。 和尚原这个地方不大,但位置太关键。守住了它,四川就能保住;守不住,整个西南都得跟着完蛋。 吴玠也清楚这点,带着弟弟吴璘还有一帮心灰意冷的败兵,开始在山里修寨布防。他知道,金军打惯了平原野战,最怕这种山地硬骨头。 他们在寨子里安了神臂弓、修了拒马、布了伏兵,准备打一场硬仗。 金军果然来了。兀术和手下大将完颜撒离喝带兵攻山,本来以为这帮刚从富平跑回来的宋兵不堪一击,谁料一打就吃瘪。 宋军死守山头,箭如雨下,石头滚滚,金军攻了几天,死伤惨重,硬是没打下来。兀术气得直跳脚,决定换个办法。他派出一员悍将,骑马来到寨前,指名道姓要吴玠下山单挑。 这种挑衅,说白了就是激将法。兀术知道吴玠是主帅,万一真被他逼出来,一战擒将,整个和尚原就能拿下。 吴玠当然明白这点,他不能上。他是总指挥,一旦出事,整个局就崩了。但他又不能不回应,于是选了个手下武艺不错的将领出战。 结果一上去不到十个回合,就被金将一刀斩了。金军一阵大笑,气焰更盛。 吴玠脸色铁青,但还得再派一个人出去,这次换了个更勇猛的,结果同样没撑过几回合,又被斩于马下。寨中士兵看得心里发凉,谁都不敢再出头了。 金将站在山下耀武扬威,扬言要拿吴玠人头回去请功。吴玠内心焦急,但没人敢再出战,一时间营中气氛压抑得可怕。 正当大家都沉默的时候,一个叫曹武的小将走了出来。他不是名将,平时也没什么存在感,顶多算个中下级军官。他走到吴玠面前,说自己愿意出战。 吴玠一愣,摇头说不行,说你连个头脸都没有,被杀了只会让金军更猖狂。曹武却坚持,说自己有办法,保准能赢,如果输了,愿受军法处置。 吴玠有点动摇,但还是不放心。曹武接着说,他有个条件,就是要借用吴玠的战马。 吴玠更奇怪了,问为什么。曹武说,那金将武艺的确高强,前面那两位兄弟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敌人的战马太猛,冲起来像箭一样,根本挡不住。 但他发现,那马一旦转弯、盘旋,重心就不稳,是个破绽。他想借将军的马,引对方追他几圈,然后趁机反杀。 吴玠听完,眼睛一亮,觉得这小子虽然名气不大,但脑子很清楚,于是点头答应。 第二天,曹武披盔戴甲,骑着吴玠那匹高头大马出了寨门。金军看到那匹马,还以为吴玠亲自下来了,顿时一阵骚动。 那金将更是毫不犹豫出战,直奔曹武而来。曹武看他冲来,假装慌乱,掉头就跑。金将大笑着紧追,马蹄如雷,两骑在山道上你追我逃,转了好几圈。 金将越追越急,可他的马渐渐有些不稳,气喘吁吁,脚下也开始打滑。就在这时候,曹武猛然掉头,一枪刺出,正中金将胸口。 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就连人带马摔下马背。曹武翻身下马,拔剑斩下敌将首级,提着脑袋回寨。 整个和尚原都沸腾了。士兵们欢呼起来,鼓声响彻山谷。吴玠亲自迎接,拍着曹武的肩膀说,这才是真正的将才,不显山不露水,却能扭转乾坤。 这一战,不只是砍了个敌将那么简单。它把宋军低到谷底的士气一下子拉了回来,大家信心大增;反倒是金军那边,被连番挫败,心气开始泄了。 兀术急得继续强攻,但吴玠和吴璘早就安排好了一套防线,神臂弓、陷马坑、滚石火油轮番上阵。几天下来,金军死伤惨重,最终只能撤军。 和尚原这一仗,成了南宋初期最关键的胜仗之一。它不但挡住了金军入川的企图,还保住了南宋的西南战略后方。 后来官方把它列为“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可见分量之重。而曹武这个名字,也被写进了《中兴战功录》里,成了那个战场上最出人意料的英雄。 这场“斗将”,不是小说里关羽温酒斩华雄那种神话,但它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历史。 曹武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光辉履历,但他靠一双眼、一点脑子和一匹马,赢下一场关键的胜利。在当时那个局势下,谁都不敢出头的时候,他站了出来。 这不是靠命,是凭真本事。他懂得观察,敢于行动,也敢赌一把自己的命。他没有什么传奇的出身,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成就了一段传奇。
1131年,和尚原之战,金军将领约吴玠下来单挑,一决胜负。吴玠派2位将领出战,几
养狗的一天
2025-08-17 18:34:26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