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属罕见, 火箭发射失败了! 刚刚才刷到,昨天朱雀2号火箭在发射过程中飞行异常,飞行试验任务失利。具体原因还在调查当中,“中国版Space X”蓝箭航天道歉,公司估值200亿元,已启动IPO辅导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火箭发射是失败的案例,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但是评论区真的很暖心,网友都在鼓励 网友: 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才起步没几年,技术经验积累不足很正常,加油干就完了 网友2:失败就失败呗,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百分百成功,加油,我的国! 其实航天史上,失败从来不是新鲜事。当年SpaceX的猎鹰火箭前三次发射全败,第四次才勉强成功,马斯克差点把家底赔光。蓝箭航天这次虽然失利,但朱雀2号作为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本身就是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液氧甲烷比传统燃料更清洁,成本也低一半,可技术门槛摆在那儿,光是发动机试车就得经历上百次失败。 网友说得对,咱们民营航天才刚满十年。2015年蓝箭成立的时候,国内连民营火箭的审批流程都还在摸索。现在能把几十吨的大家伙送进太空,哪怕只是短暂飞行,也已经跨过了从0到1的坎。看看隔壁印度,他们的月船2号着陆器坠毁时,全国上下照样喊着“下次再来”,航天这事儿,拼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摔倒了能不能立刻爬起来。 有人担心IPO会不会受影响,其实大可不必。航天产业烧钱是出了名的,SpaceX也是在多次失败后才靠卫星互联网业务实现盈利。蓝箭现在手里握着上百颗卫星的发射订单,只要能把技术难关啃下来,市场不会吝啬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次失败留下的飞行数据,可能比一次成功更值钱——哪些环节出了纰漏,哪些参数需要调整,这些都是未来成功的铺路石。 评论区里没人骂娘,反而全是“加油”,这才是最让人感动的。当年咱们的长征火箭第一次发射失败时,科学家们在沙漠里哭完了接着干。现在老百姓能理解航天的风险,愿意给创新试错的空间,这种包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毕竟,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把火箭送上天,可要是连试错的勇气都没有,那才真的没了希望。 等着吧,说不定下次朱雀2号腾空时,咱们能亲眼见证一个新纪录的诞生。航天这事儿,从来都是在失败里开花的。
传出一声巨响:长征十号火箭一子级试车圆满成功,7台YF - 100K液氧煤油发动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