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密山,天寒得能冻掉耳朵,可比天气更冷的,是村子里飘着的绝望气。 那天后晌,富白丫正蹲在炕沿边纳鞋底,针脚密得像模像样——她男人王天鹰跟村里几个后生去山里躲鬼子了,临走前嘱咐她,不管出啥事儿,都得活着等他回来。可话音刚落没半个时辰,院门外就传来“哐当”一声巨响,两三个穿着黄皮子的鬼子撞开了柴门,枪托子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 为首的那个鬼子,满脸横肉,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进门就直勾勾盯着富白丫。她吓得往后缩,手里的鞋底“啪嗒”掉在地上,可腿肚子都软了,哪还站得起来。那鬼子狞笑着扑过来,一把薅住她的头发,像拎小鸡似的把她掼在炕上。炕沿磕得她后腰生疼,眼泪当时就涌了上来,可她死死咬着嘴唇没敢出声——她想起爹了,六岁那年,爹赶着骡车去县城卖猎物,回来时遇上了狼群,村里人后来只找到一堆碎骨头和染血的布片,那会儿她就知道,有些时候,哭是最没用的东西。 鬼子的脏手开始扯她的腰带,粗粝的手指刮得她脖子生疼。富白丫拼命挣扎,指甲抠在炕席上,抠出几道血痕,可她一个女人家,哪有鬼子的力气大?眼看那只手就要扯开最后一道防线,她脑子里“嗡”的一声,绝望像冰水似的从头顶浇下来。 就在这时候,眼角余光扫到了炕边的笸箩——那是她早上纳鞋底时顺手放在那儿的,里面还扔着一把锥子,是她爹留下的老物件,铁尖磨得锃亮,平时纳厚鞋底才舍得用。 那一瞬间,富白丫像突然被抽走了所有恐惧,只剩下一股狠劲。她猛地侧过身,右手像离弦的箭似的扎进笸箩,一把攥住了那把锥子。冰冷的铁柄硌得手心生疼,可她攥得比啥都紧。 那鬼子还在狂笑,根本没注意到她手里多了东西。富白丫瞅准机会,拼尽全身力气,把锥子尖对准鬼子的眼睛,狠狠地、一下到底地扎了进去! “嗷——”一声惨叫,那鬼子捂着眼睛滚下炕,血顺着指缝往外涌,红得吓人。旁边两个鬼子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举枪时,富白丫已经连滚带爬冲出门,一头扎进了院外的柴火垛。 后来村里人说,那天富白丫在柴火垛里躲到半夜,听着鬼子在村里乱吼乱骂,直到后半夜才敢出来,摸黑往山里跑。有人说她运气好,也有人说,是她爹在天上护着她——毕竟那把锥子,是她爹当年走南闯北用了一辈子的家伙。 可只有富白丫自己知道,那一刻她没想运气,也没想爹,就想着不能让这帮畜生糟践了自己,不能让男人回来时,连个念想都找不着。 你说,在那样的年月里,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能爆发出这么大的狠劲,是不是比啥都让人心里发烫?换作是你,在那种时候,能有这份胆量吗?评论区聊聊,也别忘了转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知道,咱中国人骨头硬,从来不是吹的。#东北年代故事# #密山旅游# #冰城密山# #鸡西密山# #密山记忆# #密山传奇# #密山老店# #密山街道#
“解释不清了!”近日,湖北武汉,一女子在家午休时,因光线太强就拉上了窗帘,结果等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