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8月17日刊登了普京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建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8月15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阿拉斯加的会晤中,正式提出结束俄乌冲突的六项核心条件。 这一方案经路透社等国际媒体披露后引发全球关注,其核心逻辑是以领土置换与安全保障换取停火,但要求乌克兰在主权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 根据多方信源综合,普京的核心要求包括:乌克兰军队全面撤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总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 作为交换,俄罗斯将冻结当前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战线,并归还俄方控制的苏梅州及哈尔科夫州部分区域。 这种“以6600平方公里换440平方公里”的地缘交易,被俄方称为“现实主义的领土置换方案”。 此外,乌克兰需正式承认克里米亚属俄罗斯主权领土,并接受“永不加入北约”的条款。 作为补偿,普京提出可向乌克兰提供“类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即承诺若乌再遭攻击,俄及国际力量将启动集体防御机制——这一条款被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视为“重大突破”。 政治与文化层面的条件同样苛刻:要求俄语在乌克兰境内获得官方语言地位,保障俄罗斯东正教会自由活动,以及国际社会部分解除对俄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明确排除在全面协议达成前实施停火的可能性,坚持“以战场优势锁定谈判优势”的策略。 泽连斯基政府迅速以宪法限制为由拒绝领土让步,强调顿巴斯撤军将导致东部防线崩溃。当前乌军在顿涅茨克州控制的区域虽小,却是阻挡俄军西进的关键堡垒。 但泽连斯基留出谈判余地,表示愿参与美俄乌三方会谈,暗示可能以“非官方承认”方式处理克里米亚问题。特朗普对俄提案的公开支持加剧了西方阵营分裂。 欧盟内部出现明显分歧: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称此为“和平的曙光”,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赞扬会谈“让世界更安全”,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则警告这是“欧盟的战略陷阱”。 北约盟友更忧虑的是,若美国转向“弃地换和”策略,乌克兰将被迫在失去外援或失去领土间抉择——尤其特朗普已暂停对乌军援并限制情报共享,导致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近期失利。 普京的提案暗含历史性战术模板。1938年《慕尼黑协定》中,英法以割让苏台德地区换取“和平”,却未能阻止纳粹德国后续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相似地,俄方提出的“冻结战线”仅暂停南部战事,未承诺撤军或放弃已占区域,实质是固化占领成果。 军事专家分析,俄军当前采用“金蝉脱壳”策略:前线由二线部队防御,精锐集团军隐匿纵深地带,既规避乌军火力优势,又保留随时反攻能力。 然而,乌克兰的存续能力仍系于西方协调。若欧洲无法填补美国军援缺口,或特朗普在11月大选后全面转向“和解优先”政策,乌方可能被迫妥协。 目前欧盟正推动泽连斯基在18日白宫会谈中争取停火条款,试图以“分阶段和谈”瓦解俄方“全盘交易”策略。 这场阿拉斯加峰会撬动的不仅是俄乌战局,更是冷战后欧洲安全秩序的又一次地震带。 普京的提案本质上是一场高风险赌局:用战场僵局换取政治胜利,用领土碎片化重塑东欧版图。 而乌克兰的回应将检验西方联盟的韧性——当“挺乌到底”的口号遭遇“割地换和”的现实,意识形态能否压倒地缘实用主义,答案正在哈尔科夫的战壕与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同步书写。 参考资料:外媒披露美俄元首会晤内幕:普京结束俄乌冲突的条件曝光 2025-08-17 10:10·参考消息
拒绝历史重演!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外交部长西比加表示,如果要求乌克兰以领土让
【175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