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鼻炎病例看经方用药与时方用药的疗效差异50岁男性,可以追溯到他十年前的电子

梦菡聊健康 2025-08-19 11:13:09

从一个鼻炎病例看经方用药与时方用药的疗效差异

50岁男性,可以追溯到他十年前的电子病历,有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慢性胃肠炎等基础病。这次来看病的主诉是自今年开春以来,身体疲惫沉重,胸中之气提不起来,干活时气短乏力,容易出汗,容易腹泻,寐差易醒,近日鼻塞、流涕、鼻涕倒流、咳嗽吐痰,口干口苦,舌质不甚红,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腻,齿痕明显,脉左浮弦滑,右弦软。

第一位医生处方如下:柴胡,黄芩,半夏,茯苓,竹茹,苍耳子,藿香,黄芪,米仁,金银花,连翘,浙贝母,滑石,甘草,柏子仁

我感觉处方开的很好,有小柴胡,有温胆汤,有六一散,有银翘散的意思,有通鼻窍的,有补气化湿的,有安神的,患者吃了以后也感觉睡眠好了些。我就在想,患者到我这里,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还可以如何处方遣药,能使他的病情更缓解?

根据他左脉浮弦滑的这种感觉,以及鼻咽部的症状,我觉得患者还有“表证”未解,于是我用了续命汤和桂枝加黄芪汤,想把太阴中风基础上的外感表证解开,估计我这样用的也不大规范哈,许家栋先生的书我还刚开始钻研。患者复诊反馈:鼻塞流涕,鼻涕倒流,咳嗽咳痰改善非常明显!

昨晚听王幸福先生讲座,他认为伤寒杂病论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方药,同样的症状描述,经方和时方都能给出方子。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时方思维可以给出,藿香,苍耳子,金银花,连翘,浙贝母,挺好的呀,但是疗效就是不如麻杏甘石,麻黄我用了蜜制的,只5克,但疗效可靠。

伤寒杂病论值得中医同道付出全力去学习和应用!

0 阅读:16
梦菡聊健康

梦菡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