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47军开进湘西,土匪们闻风丧胆,纷纷缴械。可覃国卿偏不信邪。

瑶步踏花归 2025-08-19 11:48:13

1949年,解放军47军开进湘西,土匪们闻风丧胆,纷纷缴械。可覃国卿偏不信邪。 这家伙生于1918年,大庸县青安坪人,外号“勋杆子”,因两条小腿细得像竹竿,偏偏枪法准、胆子大。他14岁就落草为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9年10月,国民党溃军路过青安坪,覃国卿带人截杀,抢枪抢粮。一名青年军官不肯缴枪,站在他身旁的田玉莲抬手就是一枪,子弹穿过军官胸口。她吹散枪口青烟的动作,成了当地村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田玉莲,原本是桃树湾一个18岁的普通姑娘,1948年被覃国卿连人带花轿抢走,成了“压寨夫人”。 她从最初的瑟瑟发抖,到后来心狠手辣,跟着覃国卿杀人放火,成了湘西人人闻风丧胆的女匪首。 1949年,国民党收编他们为“暂编第五师第六团”,覃国卿自封“司令”,田玉莲当“副司令”。 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雷霆扫匪,他们的队伍被打散,只剩两人逃进九天洞的子洞——缸钵洞,过起了昼伏夜出的亡命生活。 这15年,他们像幽灵一样出没。白天躲在洞里,熬硝土制火药;夜里潜入村庄,偷米偷盐。 田玉莲还扮成农妇,背着草药到集市换钱,蒙混过关。有一次,她逼迫旧识樊世泽每月送粮,匕首抵着喉咙,硬是让对方不敢吱声。 可他们的恶行从未停下:1954年,覃国卿灭了叶大群一家四口,连幼童都不放过,尸体扔进天坑;1964年12月30日,他们又杀了一名上山砍藤条的农民,血债越欠越多。 九天洞,湘西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洞内曲折幽深,岩壁湿滑,滴水声不绝于耳。覃国卿和田玉莲藏身的缸钵洞,是九天洞的一个分支,入口窄得只能侧身钻入,里面却别有洞天。他们在洞壁上刻下“乱世求存”四字,像是给自己打气。 白天,他们不敢生火,啃冷饭团;夜里,借着月光下山偷盗,活得像老鼠,却狡猾如狼。 1965年3月23日,村民的意外闯入打破了他们的隐匿。余构良的死和两个村民的逃脱,让剿匪部队嗅到了机会。 次日凌晨,7000多人组成的搜山大军出发了。民兵排成一字长蛇阵,两米一人,步步推进,连一根草都不放过。 枪声、手榴弹声在山谷回荡,硝烟呛得人睁不开眼。覃国卿和田玉莲试图突围,三次冲锋都被密集的火力压回洞里。 清晨9点,枪声再起。一名民兵排长中弹倒地,公安干部上前抢救,也被子弹击中胸口,血流满地。 围剿部队怒了,八次喊话无果后,决定强攻。冲锋枪“突突”扫射,压得洞里两人不敢抬头。 接着,手榴弹像雨点般扔进洞口,轰隆巨响,山摇地动。战士们冲进洞内,借着火把微光,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覃国卿腹部被炸开,肠子流了一地,田玉莲握着枪,早已气绝。 1965年3月24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大陆最后一名土匪覃国卿被歼灭!这一战,7000多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44人牺牲,7人受伤,耗费10万工时。但它彻底终结了湘西数百年的匪患。 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却问:“湖南还有土匪,你们准备养多久?”这句问话,敲醒了所有人:匪患不除,人民不安。 站在九天洞口,硝烟散尽,村民们终于敢抬头看天。曾经的恐惧,化作山风吹散。 今天的九天洞,已是游客络绎不绝的景点,洞口的“覃匪藏身处”标识牌,成了历史留下的警钟。 覃国卿和田玉莲的故事,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提醒后人:乱世虽远,安定来之不易。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瑶步踏花归

瑶步踏花归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