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年,崇祯遭受多方打击,李自成攻克洛阳并杀死福王朱常洵,张献忠占领襄阳并诛杀襄王朱翊铭,洪承畴率领的明军精锐为后金所败,其本人更是投降后金。 似乎感觉到大臣的不可靠,崇祯开始联络其他的几个表弟,频繁给刘文炳、刘文耀等人加官进爵。但如果历史往前翻,会发现明朝对待藩王和外戚都是十分苛刻的,尤其是藩王,就好似被圈养起来的宠物一般,吃穿不愁,但就是没有人身自由。 明代从宣宗之后,后妃多选自中下级武官甚至平民百姓,崇祯的母亲便是出身低级武官家庭,其父刘应元为和阳卫正千户。在生下崇祯不久,刘氏就病亡,后来崇祯登基,刘氏才被封为孝纯皇太后,舅舅刘效祖封新乐伯,刘继祖为锦衣卫都指挥同知。 刘氏兄弟很给力,经常帮助朝廷运输粮食,甚至在皇太极绕过关锦宁防线直逼京师之时,他们更是出钱又出力,为崇祯为明朝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后来崇祯亲近表兄弟的原因。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逼近京师,刘文炳等人建议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避难南京,可惜崇祯犹豫不决错过了好机会。李自成大军攻打北京之时,刘文炳兄弟作为崇祯最信任的外戚,负责守卫皇城的城门。最终京师破,刘氏一门除个别难逃外,其余人要么战死,要么殉城自尽,也算履行了“尽忠报国”的承诺。 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各种防范外戚,甚至不惜大举屠刀;想不到数百年后,刘氏外戚竟然还为崇祯殉葬,只能说一句世事无常。
1375年,刘伯温去世才2天,就急匆匆下葬。没想到3天后,朱元璋得到密报,立刻下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