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八路军司令部被包围后,汉奸看到个俘虏,认出对方身份大吃一惊,之后与同伴

芸霄记史 2025-08-20 16:25:34

1942年八路军司令部被包围后,汉奸看到个俘虏,认出对方身份大吃一惊,之后与同伴小声交谈了几句后,走向前对俘虏语重心长说: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营救你出去!   这个被抓住的人不是一般士兵,他就是冀南军区的重要领导人刘志坚,而那个认出他的伪军,身上也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   那一年的春天,日本华北派遣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集结了超过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发动了一场叫做“铁壁合围”的大规模扫荡行动。   他们的目标,就是八路军在冀南地区的根据地,这片根据地正好在河北、山东、河南三个省的交界处,战略地位非常关键,就像一把刀子插在日本占领区的后方。   刘志坚和他的战友们从1938年开始就在这片土地上战斗,建立起了坚固的抗日阵地。   所以这一次,日军下定决心要彻底摧毁这个心头大患。   日军凭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刘志坚意识到情况非常严重,立刻下达命令,让部队化整为零进行突围,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   他自己带着一部分机关的工作人员,紧急向枣强县的大营镇方向转移,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突围的机会。   但是,日军的情报网络早就掌握了他们的行踪,队伍才刚刚进到大营镇里,四面八方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子弹像雨点一样射了过来。   刘志坚骑在马上指挥大家冲锋,结果一颗子弹正好打中了他的右腿,他从马上重重地摔了下来,鲜血立刻就染红了土地。   警卫员跑过来想要背着他撤退,但是被他一把推开,他命令警卫员必须带着重要文件先走。   他自己则忍着剧痛,爬向旁边的一个小土坡,打算在那里阻击追上来的敌人。   很快,两个伪军就冲到了他的面前,其中那个高个子的伪军刚准备开枪,整个人却突然僵住了。   他认出来眼前这个满身是血的人,就是冀南军区的领导刘志坚,个高个子伪军的名字叫王金祥,他以前是八路军二十团的一个警卫员,去年回家探亲的时候被当地的伪政权抓了壮丁。   他马上对同伴使了个眼色,两个人假装很粗暴地抓住了刘志坚,实际上是把他拖到了一个草堆后面,避开了后面日军的视线。   一个日军少佐很快也赶到了现场,他看到刘志坚穿着一身普通的士兵服装,腿上受了重伤,一时之间也搞不清楚这个人的真实身份。   就在这个日本军官准备审问的时候,王金祥忽然指着地上的草堆大声喊,说那里掉了一只旧棉鞋。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王金祥就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把那只鞋子捡了起来,然后塞进了自己的怀里。   这个动作看起来是在讨好日本人,但实际上是为了保存一个能够传递消息的关键信物。   刘志坚被带到了日军的临时战俘营,一个军医简单地给他的伤口做了包扎,在审问的过程中,不管日本人怎么问,他都坚持说自己只是一个叫做刘志刚的普通文书。   日军看他伤得很重,嘴巴又很硬,就决定第二天把他送到枣强县城里去,交给更高级的部门详细审讯。   当天晚上,王金祥冒着巨大的风险行动了,他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溜出了战俘营,然后把那只旧棉鞋和一张写有情报的纸条,一起塞进了一个约定好的树洞里。   那个树洞是八路军侦察员的秘密联络点,情报很快就被取了出来,并且连夜送到了位于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   八路军总部接到这份紧急情报的时候,朱德总司令正在指挥反扫荡的战斗,当他得知刘志坚被敌人抓走后,立刻下达命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人救出来。   冀南军区马上行动起来,调动了十九团、二十团和二十一团这三个主力团,由六分区的司令员易良品统一负责指挥。   他们通过内部的情报,确认了日军押送刘志坚的路线,决定在南宫县的高家庄设下埋伏,高家庄那里的公路两边都有很深的沟渠,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伏击地点。   1942年10月20日的清晨,押送刘志坚的车队出现在了公路上,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负责押送的日军只有一个三十多人的小队,反倒是伪军有五十多人,这说明敌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俘虏的重要性。   当车队完全进入伏击圈之后,三颗信号弹升上了天空,十九团的战士们像猛虎一样从公路两侧冲了出来,二十团和二十一团则从两翼进行包抄,战斗瞬间就打响了。   整个战斗过程只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日伪军就有四十多人被打死打伤,剩下的人都四散奔逃了。   当战士们冲上囚车的时候,发现刘志坚因为失血太多,已经陷入了昏迷,部队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急行军,终于成功地把刘志坚送到了太行山的野战医院。   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子弹打断了他的大腿动脉,如果再晚半天送到,恐怕就性命难保了。   经过全力抢救,刘志坚的伤势逐渐好了起来,他康复之后又继续投身于冀南地区的抗日斗争,直到最后胜利。   而那个冒险送出情报的王金祥,却在那天晚上之后,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信源:人民网党史频道——“棉鞋”救将军刘志坚虎口脱险记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