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战斗英雄郭兴福,含泪掐死3个子女,随后与妻子一起割腕,结果没有成功,郭兴福被判处死刑,罗瑞卿一向嫉恶如仇,得知此事后,却一反常态,要求刀下留人。 1930年3月,郭兴福生在山东邹平码头乡一个贫农家里,12岁那年,他进了国民革命军的保安团当勤务兵,混口饭吃。 直到1948年9月济南战役,他看清了方向,选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到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的战斗连队当战士。 之后的日子里,他跟着部队打淮海战役、渡长江、打漳厦金战役,每次都冲在前面。 凭着一股不怕死的精神立了三等功,入伍还不到一年就入了党,从一个苦孩子真正变成了为老百姓打仗的军人。 1951年2月,部队觉得郭兴福是块好料,推荐他去第十四步兵学校深造。 在学校的四年,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战术、射击、军事地形学这些课,18门里13门优秀、5门良好,毕业成绩评了“上等”。 1955年毕业,他被分到南京军区十二军三十四师的军士教导营当排长。 四年后,他调到一〇〇团二连当排长,一年后升了副连长,到了1961年5月,部队让他搞战术训练改革试点,专练单兵战术。 他而是跟大伙一起商量,把教学里的好方法、顺口的讲解都记成笔记,对着笔记一遍遍地练,最后创出了“郭兴福教学法”。 当年7月这方法通过验收,他带着小分队在十二军各连队巡回表演,一边演一边改,让方法更完善,还因为这事提前升了上尉。 1964年,全军都开始学这方法,一场大比武、大练兵的热潮在部队里掀了起来。 可风光日子没持续太久,1965年郭兴福因为创教学法有功,调到南京军区步兵学校当教官。 没想到没多久,学校里开始搞大批判、贴大字报,他因为业务能力强,反而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1966年2月他参加南京军区党代会,造反派让他对“大比武”表个态,他不肯说违心话,这下更成了众矢之的。 1967年1月28日,造反派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让他第二天跟着去冲击南京军区,逼许世友司令员表态,还“开恩”让他晚上回家想想。 可家里早就被抄得乱七八糟,看着眼前的一切,郭兴福知道不能屈服,可又怕自己出事后,妻子李淑贞和三个孩子——六岁的钢钢、四岁的炼炼、不到两岁的小儿子,会因为“反革命家属”的身份活不下去。 走投无路下,他带着全家选择了自杀,三个孩子没能活下来,他和妻子侥幸被救,却紧接着被逮捕,1970年还被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977年,在罗瑞卿的关心下,郭兴福提前被放出来,安排到东辛农场劳动,他一遍遍找政府部门,就想讨个清白,可一直没结果。 直到1979年3月,中央军委批了,南京军区党委为他彻底平反,开了平反大会。 杜平政委在会上讲了他当年搞大练兵的功劳,也说了他家受的苦,宣布恢复他的名誉、党籍和军籍,还任命他当南京军区步兵学校战术教研室副主任。 回到学校后,郭兴福看着部队训练,总觉得没恢复到大比武那时的水平,想把自己的教学法再用起来,可大伙想法不一样,这事没成。 后来一次战术演练,因为组织上没考虑周全,误伤了一名战士,他被追究责任受了处分。 1983年4月,学校决定让他按副师职待遇离休,1985年8月27日,他骑自行车在南京鼓楼附近出门,一场车祸带走了他的生命。 “郭兴福教学法”讲究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不是让士兵死记硬背,是帮他们把本事练到身上。 1964年全军推广的时候,多少士兵因为这方法,战术水平、射击本事实实在在提上去了,部队战斗力跟着涨。 现在咱们军队训练讲究规范化、科学化,其实早有他当年的影子,他是把“怎么教兵、怎么练兵”这件事,从“凭经验”变成了“有章法”,这才是真贡献,不是靠嘴说的。 郭兴福晚年也有遗憾,他的孩子们没了,教学法没恢复用,还因为训练失误受了处分,最后车祸离世,看着不算圆满。 可平反这件事,已经说明白了:真为国家、为部队干了实事的人,历史不会忘了。 而且他的遭遇也提醒咱们,不能让老实人、干实事的人受委屈,要是让那些坚守原则的人寒了心,谁还愿意往前冲?
1967年,战斗英雄郭兴福,含泪掐死3个子女,随后与妻子一起割腕,结果没有成功,
断代史鉴
2025-08-21 00:19:37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