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盘后,名创优品集团(纽交所:MNSO;港交所:9896)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全球扩张都在增长,但战略投资成本高昂,给短期盈利带来压力,市场对此看法不一。
财报发布后,投资者的反应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股价下跌是买入机会,但部分人对利润下滑表示不解。这种复杂的情绪也反映在股价的盘中波动上,有股民甚至感叹,21日下午的下跌“就是刻在神经里的肌肉记忆”。
引发市场争议的核心,是增长与压力并存的业绩报告。从数据上看,名创优品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到93.93亿元,同比增长21.1%。尤其在第二季度,公司总营收49.7亿元,同比增长23.1%,超出了此前的业绩指引。这一增长主要由海外业务的提速和潮玩品牌TOPTOY的强劲表现共同推动。报告期内,名创优品品牌上半年海外营收增速达到了28.6%,远超国内市场的13.6%;而TOPTOY品牌上半年收入为3.4亿元,同比增长58.9%。
亮眼的营收增长并未完全转化为盈利。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77亿元,大幅下降了23%。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端的快速上升,其中销售及分销费用因为支持海外直营店扩张而同比大增40.4%。
尽管利润数据不佳,但部分深入分析的投资者认为,最坏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一位看好公司的投资者指出,关键的先行指标正在好转,国内同店销售已经转为正增长,且有迹象表明第三季度在继续加速。一位投资者也分享了他在附近门店的观察:“二季度(客流)有不错的上升,可能是有头部潮玩流行的带动效应”。
此外,TOPTOY近期获得由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00亿港元,其价值正逐步显现。这位投资者总结道:“总的来看,现在的风向已经开始偏向名创,逆风已过”。
市场的担忧也同样清晰。一些观点认为,公司对永辉超市的投资是分散精力的举动,评论称“专注主业用所有资金做好自己的生意才是名创优品真正该做的事”。
同时,管理层的声誉和过往的资本运作也让部分投资者心存芥蒂,认为公司的持股体验不佳。即便是在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也有观点指出,北美的扩张“步子有点大”,导致同店销售微降,后续表现仍需观察。
名创优品正处在一个通过高投入换取全球增长的关键阶段。其核心业务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盈利能力和市场信心的完全修复仍需时间。未来,海外同店能否恢复、自有IP的开发以及TOPTOY能否持续贡献增长,将是决定投资者天平向哪边倾斜的关键。
业绩公布当日,名创优品(9896.HK)股价下跌4.45%,报39.06港元。今年以来,该股股价在震荡中走低,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15.47%。市场对其利润率压力及海外扩张成本的担忧,是近期股价波动加剧的主要原因。